高 教 動 態
發布時間:2013-10-18 10:31:21
■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本刊訊(楊希)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加“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主題團日活動,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習近平明確提出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習近平強調,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第一,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第二,廣大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青年人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第三,廣大青年要勇于創新創造。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第四,廣大青年要矢志艱苦奮斗。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勇于創業、敢闖敢干,努力在改革開放中闖新路、創新業,不斷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第五,廣大青年要錘煉高尚品格。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倡導良好社會風氣。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
■陜西高校師生熱議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本刊訊(孫永濤 黃曉青 白萌)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陜西高校師生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詳細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全國優秀青年代表上的講話內容和5月2日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的復信,并展開了熱烈討論。
習近平的講話和復信在長安大學、西安歐亞學院和西安郵電大學青年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長安大學教師張英表示,聽了習總書記關于“我們黨始終代表青年、贏得青年、依靠青年,始終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的講話之后,備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信念。西安歐亞學院學生紛紛表示,要時刻銘記總書記的教誨,科學理性規劃職業生涯,充分利用圖書館、實訓室等教育資源,系統掌握專業知識,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成長為合格的新時代青年。西安郵電大學學生公寓黨員工作站召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和復信精神座談會,與會成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暢談了對總書記講話和復信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表示要牢記總書記“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的囑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和力量。
此外,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培華學院、渭南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師生就此開展了多項活動學習貫徹講話精神。據了解,西京學院今后將繼續利用校園網、QQ群、微博、宣傳欄、板報等形式進行宣傳,并組織“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擇業觀,樹立遠大理想,學好本領,服務祖國,服務人民,服務基層。為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講話精神,陜西師范大學將舉行系列活動:一是以“青春信仰中國夢”為主題舉辦“馬列講壇”活動;二是以“青春共筑中國夢”為主題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團日活動;三是以“青春繪就中國夢”為主題做好大學生骨干培訓;四是以“青春踐行中國夢”為主題組織理論宣講團、科技支農團、教育幫扶團、法律援助團、生態保護團和社會調研團等40多支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利用暑假深入城市社區、廠礦企業、農村鄉鎮和田間地頭,用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服務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引導青年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袂推出振興計劃 百億大單投向百所中西部高校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簡稱《振興計劃》)。
擴大入學機會:向中西部投放18.5萬個東部高校招生名額,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覆蓋所有國家級扶貧重點縣
《振興計劃》提出,要通過堅持新增招生計劃向中西部高教資源短缺地區傾斜和繼續實施專項招生計劃的方式,擴大中西部學生入學機會。“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是指將招生計劃增量和對東部高校調整出的生源存量計劃投向中西部高等教育升學壓力較大的地區。適度降低東部地區中央部門高校屬地計劃比例,繼續將學校從屬地調出計劃及學校計劃增量投向中西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對較少的地區,逐步縮小東中西部地區招生錄取率的差距。據悉,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該計劃在全國高校招生計劃中專門安排18.5萬個名額,由東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同時,《振興計劃》提出繼續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
增強院校實力:重金投入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新建一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優化中西部地區院校設置成為《振興計劃》的重要內容。教育部在高校設置工作中,將對中西部地區實行單列審批。據悉,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已經啟動,以5年為一個周期,一期實施期限為2012—2015年,計劃投入100億元先期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設。中西部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也被給予關注。《振興計劃》要求,加強對中西部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等試點工作的指導,引導中西部高校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振興計劃》還提出,加強中西部高校國家級科研平臺培育和建設,新建一批體現中西部區域學科集群優勢和特色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提高師資水平:人才計劃優先支持中西部高校,支持骨干教師到東部高水平大學研修
對于人才建設,《振興計劃》不遺余力:發揮高層次人才引領作用,建立優先支持政策機制。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各項人才計劃實施中,優先支持中西部高校。在“海外名師項目”中,重點支持中西部高校聘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海外名師任教和合作科研。實施“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計劃”。據了解,教育部與香港李兆基基金會、培華教育基金會合作,計劃在2012年到2016年間,選派千名中西部高校領導干部赴海外研修培訓。實施“西部之光”等訪問學者項目,支持中西部高校骨干教師到東部高水平大學研修訪學。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中,支持1萬名中西部受援高校教師和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進修鍛煉。實施就業指導隊伍培訓項目,用5年時間將中西部高校就業指導教師輪訓一遍,提升就業指導水平。加大國家公派留學政策對中西部地區傾斜力度。
加大經費投入:地方政府要健全所屬高校經費投入機制,國家獎助學金向中西部傾斜
《振興計劃》提出要完善中西部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地方政府要加大所屬高校經費投入,健全投入機制。進一步完善中西部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健全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中央財政繼續對中西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給予獎補支持。同時,要加大對中西部地方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國家獎助學金名額和資金向中西部地方高校傾斜,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風險補償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獎補資金向中西部省份傾斜。繼續實施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辦法,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
(據《人民日報》 趙婀娜)
■世界大學學科2013年年度排名公布 中國48所大學專業排名進200強
近日,全球教育界頗具影響力的QS世界大學學科2013年年度排名在TopUniversities.com網站上揭曉。該排名是全球教育界領軍人物、名牌大學、雇主、學生、家長們最為關注的世界年度教育熱點之一。這個新發布的高校專業排名,令中國教育界為之鼓舞: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大學專業排名開始躍居世界前列。
據QS統計,今年中國內地共有48所大學有一個以上的專業位列世界200強。同時,有95所中國大學發表的學術論文在至少一個專業中被其他國際學者引用。據悉,該專業排名考察了全球2858所大學的學術聲譽、雇主評分、學術論文引用以及其他關鍵指標,對包括土木工程、經濟學、法律、計算機科學以及許多其他主流30個專業進行了綜合評測,選出了各項專業全球最頂級的200所大學。
理工專業排名快速上升
從專業看,中國大學在理工、科學、數學等方向的專業排名快速上升,有更多大學位居世界前列。中國的大學在材料科學、化工、機械、電氣和電子工程、土木工程,以及數學、化學、統籌學、農學和環境科學上有超過10所中國大學得到世界認可,位居世界200強。其中,中國大學在材料科學上實力最強,有20所大學名列世界前200名。與去年相比,僅材料一個專業,就有8所中國大學新入選世界200強,增長2/3。此外,中國大學的化工專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也令人驚嘆,僅今年一年世界大學200強中就新增7所中國大學,比去年增長88%。電氣與電子工程以及環境科學各自有4所中國大學分別躍居世界200強,年增長率分別達到44%和67%。
文科綜合表現有待提高
在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和國際關系、教育學和歷史學的排名中,每項排名僅有不超過3所中國大學達到世界200強水準。在社會學中,中國僅有北京大學一所院校入選世界200強,今年全球排名僅有64位,與去年相比(37位),下降了27位。
專業排名還看北大清華
在30個全球評比的專業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有超過60%的專業位列世界200強。其中,北京大學有21個專業位列世界50強,清華大學有16個專業位列世界50強。清華大學比北京大學有更多進入世界20強的專業。北京大學在現代語言、哲學和化學這3個專業中世界領先,排在全球20強內。而清華大學在包括統籌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機械航空制造工程類、土木工程、化工的7個專業中都排在了世界前20名。
(據《新民晚報》 張炯強)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田捷當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田捷教授憑借其在光學分子影像領域的突出貢獻,當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在2013年獲此殊榮的69人中,田捷教授是唯一一名來自大陸的科研學者。這也是田捷教授在繼2010年當選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2012年當選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IAMBE Fellow)之后,獲得的又一殊榮。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成立于1955年,是一個致力于光學、光子學、光電子學、成像、圖像處理領域的知識交流、收集、傳播和應用的非營利性的著名專業學會。SPIE主要任務包括向會員及國際工程科學界提供信息、教育產品及服務,為光學及光子學領域的交流及其與其他領域的互動提供平臺,針對新興技術組織會議及教育項目等。SPIE每年召開二十余個學術會議,所形成的會議文獻反映了相應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動態,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已成為光學及其應用領域科技人員極為重視和歡迎的情報源,是國際著名的會議文獻出版物。
(據《西電科大報》)
■西安交大一附院榮獲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本刊訊(通訊員 陳銳 作者 李雁 馬鋒)近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為“2013年全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頒發證書,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呂毅、王錚、馬鋒、劉學民、李雁、劉昌、馬清涌7人申報的“構建現代外科技能訓練平臺,培養創新型臨床醫學人才”教學成果榮獲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該項目引入現代外科理念,加強學科交叉,創新教學內容,積極推動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改革。據悉,獲得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項目共53項,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是陜西省高等教育領域中最高層次的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