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學翻譯實質上是一種藝術再現活動。作為文學體裁之一,小說的翻譯無疑也屬于這種藝術再現活動的一種。文章擬以美國小說Gone with the Wind的兩個漢譯本的翻譯片段為例,來分析譯者對作者創作意圖的忠實處理問題。

【關鍵詞】 小說翻譯 創作意圖 藝術再現

翻譯一般分為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但是文學翻譯過程中的表達和一般意義上的表達卻有著顯著的區別。文學翻譯過程中的表達實際上是對原作的一次再創造。本文擬以美國小說Gone with the Wind的兩個漢譯本的翻譯片段為例,來分析譯者對作者創作意圖的忠實處理問題。為了說明問題,筆者特選原小說第一章開篇段,對傅東華和陳延良的譯文進行評析。原文: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 a Coast aristocrat of French descent, 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 But it was an arresting face, pointed of chin, square of jaw…

傅譯:那郝思嘉小姐長得并不美,可是極富魅力。男人見了她,往往要著迷。就像湯家一對雙胞胎兄弟似的。原來這位小姐臉上顯然混雜著兩種特質:一種是母親給她的嬌柔,一種是父親給她的豪爽。因為她母親是個法蘭西血統的海濱貴族。父親是個皮色深濃的愛爾蘭人, 所以遺傳給她的質地難免不調和。可是質地雖然不調和,她那一張臉蛋兒實在迷人得很,下巴頦兒尖尖的,牙床骨兒方方的。

陳譯:斯佳麗·奧哈拉長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像塔爾頓家孿生兄弟那樣給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不大理會這點。她臉蛋上極其明顯地融合了父母的容貌特征,既有母親那種沿海地區法國貴族后裔的優雅,也有父親那種膚色紅潤的愛爾蘭人的粗野。不過這張臉還是挺引人注目的,尖尖的下巴頦兒,方方的牙床骨兒。

本段當中,傅譯“(那郝思嘉小姐)長得并不美,可是極富魅力,男人見了她,往往要著迷”五字或六字一頓,讀來朗朗上口,音樂感十足。“極富魅力”四個字更是名家手筆,譯出了作者的真意圖——思嘉之媚。傅譯據此對女主人公的魅力特書一筆,無論是用“等效”翻譯理論看,還是用“闡釋學”翻譯觀看,都是非常理想的譯文。

但是,傅譯 “皮色深濃”和“遺傳給她的質地難免不調和”從漢語的角度看有違漢語表述習慣;另外,“不調和”三個字譯得欠妥。這三個字似從“too sharply blended”譯來,但是原句并沒有貶抑女主人公膚色或容貌的意思。相反,這正像是一種驚嘆,驚嘆其父母迥異五官在其身上的完美融合。正如小說一開始所描寫的那樣,她只是“not beautiful”。但是,“not beautiful”并不等于“ugly”。 依此推斷,“所以遺傳給她的質地難免不調和”譯文就顯得似是而非,值得商榷。陳譯的“優雅”、“愛爾蘭人的粗野”也與原文意思不符,法國人讀到此大概很高興,而愛爾蘭人讀了大概要說譯者有民族偏見了。這種誤譯的根本原因在于對“heavy features”的理解。顯然,我們不能說一個人的五官(features)是“粗野”的或者“浮華俗氣”的。陸谷孫先生主編的《英漢大詞典》中,在heavy詞條下,有“寬的、粗的、厚的”這一釋義,并有“heavy features 粗眉大眼”作例證。可見,把“heavy”譯為“粗獷”更切合原作者意圖。

本段譯文中,傅譯“下巴頦兒尖尖的,牙床骨兒方方的”句及其后面數句可以說是《飄》譯本中最亮麗的句群,相信讀者不會忘記。將“face”、“chin”和“jaw”都譯成了兒化詞語“臉蛋兒”、“下巴頦兒”、“牙床骨兒”, 十分親切自然。而“pointed of chin , square of jaw”譯為“下巴頦兒尖尖的, 牙床骨兒方方的”, 不但做到了和原文一樣的對仗工整, 而且還因為兒化詞“下巴頦兒、牙床骨兒”與疊音詞“尖尖”、“方方”的結合使用, 使譯文更加透出一種修辭美和音韻美。第二句也因為口語化詞“一味的、一絲兒、一圈兒”的線性使用,使譯文讀來朗朗上口, 極富韻感, 很好地表達了原作者對郝思嘉外貌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對于“it was an arresting face”的翻譯,傅東華譯的“她那一張臉蛋兒實在迷人得很”顯然要比陳廷良譯的“不過這張臉還是挺引人注目”表達更明確。

從上面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小說的翻譯不僅涉及到雙語轉換的問題,而且涉及到譯者與作者神思相通的問題。小說的翻譯要遵循再現原作全部創作意圖的指導原則。

參考文獻:

[1-3]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8.

[4]陳良廷等.譯.亂世佳人[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

[5]傅東華.譯.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6]許淵沖.翻譯的藝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