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學生背誦課文的效率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興豐路小學 張 靜
發布時間:2013-10-14 18:32: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今年新接手了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后,發現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背誦課文、古詩。可是按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冊教材都會安排一定的背誦篇目來訓練學生的背誦(記憶)能力。新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這便使我關注對學生的背誦指導。如何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呢?經過觀察、詢問,我發現學生大都存在著畏難情緒,缺乏自信、沒有掌握背誦的方法。于是,我從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入手開始了我的背誦指導。
一、 樹立學生背誦的信心
為了使學生樹立背誦課文的信心,我通過故事來啟發、鞭策、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給孩子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塊大石頭,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塊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兒子問:“爸爸,那塊討厭的石頭,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這么回答:“你說那塊石頭喔?從你爺爺那時起,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
過了幾年,這塊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爸爸。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爸爸,菜園那塊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塊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媳婦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因為那塊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十幾分鐘以后,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松,媳婦做好了要挖一天的準備,可誰都沒想到幾分鐘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這顆石頭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這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我要學生進行討論,得出了共識,我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不能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喪失勇氣,放棄自己進步的目標。要堅定信心,要相信自己,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能做到,背誦課文也是一樣,要有信心,要有勇氣試,要堅定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如果一篇課文讀一遍背不下來,就讀幾遍、十幾遍、幾十遍,只要有信心、有勇氣,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二、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
注重課堂上的背誦指導,使學生喜歡并學會背誦。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背誦課文,不光要提出背誦任務,還要教給背誦方法。學生最初背誦時,通常會半句半句甚至一個字一個字地背,若不及時糾正,不教背誦方法,學生則會陷入“死記硬背” 、“糊里糊涂地背”的怪圈中去,這會影響到思維的發展,只會加重學生負擔,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比較難的課文,我總是先將背誦篇目化整為零,再加上手勢動作輔助記憶。
學生從對背誦“談背色變”,到現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背誦技巧,每次剛學完一篇要背誦的課文,孩子們還沒等我檢查背誦,已經爭相給我說:“讓我背,我要第一個”。已經將背誦視為一種享受,在背誦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樂趣。
三、課外輔助背誦,鞏固背誦成果
增強記憶力是鞏固學生背誦課文成果的重要手段。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減慢。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我教育學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多讀多背,指導學生“喜新不厭舊”,做到背過的課文沒事的時候在腦子里想一想。如:我讓學生在每節語文課的開始集體背誦課文中要求背誦的篇目,晚上睡覺前給家長背誦,做到每天必背,這樣,已經能夠背誦的課文就不會忘記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當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幫助和指導下解決背誦問題后,使學生產生一種“背誦成功”的情緒體驗,這有助于學生形成“樂背”的心態。學生對待背誦的態度應該成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讓他們在背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幸福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