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改革,新教材的實施,明確強調把口語交際作為語文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但是我們教師卻只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忽略了口語交際的訓練,這樣就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在說話時詞不達意,畏畏縮縮,尤其是農村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用的是方言音,能說會道的學生寥寥無幾,就連在平時的日記、習作中,方言也是層出不窮。面對這一難題,作為農村的語文教師,更應該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下面就針對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朗讀,奠定良好的語言表達基礎

古語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的本意指的是讀書。而我對讀理解就是讀書本上的文字。當然,關于讀的解釋還有很多。讀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尤為重要的??墒亲鳛橐幻W語文教師又該如何指導學生讀書呢?自從擔任語文教學工作以后,每一學期開始上新課的時候,我不是按照課本上的順序去上課,而是讓學生打開目錄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去閱讀。

例如:我在執教蘇教版六年級語文的時候,上課時,我先讓學生把課本從頭到尾翻一遍,然后我問:“同學們,翻完書之后你們對書中的哪一篇課文感興趣?”令我興奮的是學生不但把自己喜歡的課文找出來,而且,有的學生還對其中的個別課文談出了自己喜歡的理由。接著,我又讓學生動手將自己喜歡的課文一一列舉出來,并選擇一篇課文,回家后,將其內容講給家長或同伴聽。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動手寫的能力。

二、朗讀,激發情感催生說寫欲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馑际钦f讀的書多了,寫起文章來好像已經打好了草稿,寫得很快。所以說讀和寫是分不開的,讀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語感,也能促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難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嗎?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讓學生應該讀些什么,才能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又能提高寫作水平?其實很簡單,讓學生去讀文質兼美的作品,如課本中《鳥的天堂》、《草原》、《詹天佑》、《生命的林子》等課文。還有中國的古詩詞、三字經、民間神話故事以及各國的童話故事,一些適合兒童讀的小說如少兒版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課外讀物。學生只有通過廣泛的讀、反復的讀,才能把豐富的詞匯、優美的詞句儲存在自己的腦海中,經過組合、加工、再創造,隨時隨地流露在自己的筆尖之上。

三、鍛煉即席發言,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天不說口生,三天不寫手生。”只有通過經常的練習說話、練習寫作,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才會有所提高。人為什么要說話?就是為了交流思想,不然說話就沒有意義了。那么,怎樣使學生能夠清楚明白、有條理地說上一句通順連貫的話。開始我讓學生把他們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大膽勇敢地在班上說出來,哪怕是一句話。剛開始根本就沒有人愿意說,我只能點名讓他們去說,輪流讓他們去說,膽子大的學生敢主動站起來說上一句話,最讓我興奮的是有的學生還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了下來,然在班里進行發言。

例如在學完《織女和牛郎》一課時,我安排了一節課讓學生復述課文,有的學生對照課本復述,有學生有自己組織的語言復述,更令我欣喜的是有幾個學生還站起來講故事。就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寫作說平也提高了,說話能力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也提高了。

四、強化讀、說、寫訓練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勢在必行。我們何嘗不采用錄音的記錄法,及時反饋呢?主要做法是用錄音機將學生的說話和對話的過程記錄下來,然后進行播放,說話者的優劣就活生生地展現出來,說話者通過聽錄音,跳出自我,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來評價自我。教師和其他學生通過討論,指出不足之處,并加以糾正,可糾正說話的語音、語調等。這樣的記錄,既讓學生認識了自己不足之處,又使學生欣賞了他人的優秀之處。

總之,動口說是動手寫的前提,而動手寫又是動口說的升華,動手寫和動口說是相輔相成的、是分不開的。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為創造一種優越的說話環境,激起學生動口去說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動手寫的習慣,說寫結合,既提高了學生的寫水平,又培養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