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各種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重視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一、通過化學實驗,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實驗中,常常伴有發光、放熱、變色、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多種現象,在實驗中,教師應教會讓學生如何全面、準確觀察實驗,從觀察的目的、方法、到思考現象的實質及推出現象所說明的問題等方面進行正確引導。由于大多數學生對最初出現的實驗現象都有一種出乎意料的驚奇感,他們這個時候精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感受最深刻。由于有些實驗的現象有多種,且某些現象轉瞬即逝。因此,導致某些學生對這些現象的觀察不準確、不及時,在這個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及時、細心地觀察有關現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如:部分學生在觀察了“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這個實驗后,對有關現象是這樣敘述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鐵”。針對這一情況,我及時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現象應從反應的劇烈程度、生成物的狀態、顏色等方面去觀察”。然后,我讓他們反復實驗、反復觀察。之后,他們對鐵絲燃燒有關現象比較全面準確地敘述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物為紅色小球,冷卻后立即變為黑色固體”。

二、通過實驗,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學生分組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人人動手、親自操作,這是培養和提高基本實驗技能技巧的一個重要保證。如:在做“化學變化的現象”這個分組實驗時,要求學生先給試管里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再用膠頭滴管逐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再觀察可能出現的現象。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有關儀器的使用方法,可有一部分學生仍然不能準確使用滴管,有的怕滴管內的液體流出來,將滴管倒著拿或水平拿著,有的怕氫氧化鈉溶液腐蝕皮膚,干脆不做,讓其他同學去做。還有的怕手中試管掉下去,就用手掌緊緊地握住試管。滴加試劑時,有的將滴管伸進試管,有的將滴管挨著試管口,結果滴管頭出現了藍色物質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啟發他們尋找原因。學生經過思考,明白了其中的根源:原來是滴管頭碰到了試管內壁上沾有的硫酸銅溶液,那么這個滴管就不能再插到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中,應洗干凈再用。通過對錯誤操作方法的糾正,學生真正明確了滴管伸進試管會污染試劑的道理。通過反復操作練習,學生的畏懼心理消除了,并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很快掌握了試管和滴管的正確操作方法。

三、通過實驗,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做實驗,不僅能使學生掌握一些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更重要的是,以實驗為載體,在實驗中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將其應用到今后的學習和社會、生活實際中,只有將實驗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轉化為自身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才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之中。如:托盤天平使用時,若稱量物和砝碼位置放反,怎樣根據錯誤質量求真實質量?我讓學生用正確稱量和錯誤稱量兩種不同方法,反復實驗、反復對比,依次稱量幾種不同物質的質量,然后通過比較、討論,引導學生得出了一條正確規律:稱量物正確放置時,稱量物真實質量=砝碼質量+游碼指示質量;稱量物錯誤放置時,稱量物真實質量-砝碼質量-游碼指示質量,或稱量物真實質量=錯誤質量-游碼指示質量的2倍。通過反復實驗,既培養了學生耐心細致、嚴謹科學的思想品德,還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通過實驗,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興衰的根本所在,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和希望。現行教材中的化學實驗大多數是一些物質性質的驗證性實驗或某些物質的制取實驗,有些實驗裝置和操作方法存在這樣或那樣一些不足之處,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完善有關實驗以及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充分的空間。

總之,實驗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實驗教學中必須充分重視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