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能力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花石崖小學 劉寶信
發布時間:2013-10-14 17:59:1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生口語訓練特別重要,教學中,平時師生往往都只重讀寫,輕聽說。雖然許多教師也知道聽說的重要性,但為了應付考試的壓力,不得不把大量時間用于輔導語文知識。現在的社會中,人際交往相當重要。在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中,有時候需要談判、演講、推銷等,我們的學生將來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呢?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課前7分鐘進行心理素質訓練
我所面對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的。我們農村的孩子交往范圍狹窄,同時由于長期受家長傳統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響,許多學生往往會有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這就壓抑了他們的語言表現,限制了他們的語言和思維的發展。許多學生在課堂上一言不發,師生的雙邊活動根本無法開展。有老師說:“我們只能采用自問自答的設問式教學”,而這種教學收效甚微。面對這種狀況,每節語文課,我就利用上課前幾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講臺,進行一分鐘的演講訓練,并當堂進行評比。對于那些膽子特別小的學生,開始根本不要求他說得怎樣,只要開口說話就獲獎。至于一分鐘演講的內容,不給他們規定,只要求他們用普通話說出來就行。經過觀察,我發現剛開始有些學生知道明天或后天該輪到自己了 ,于是飯后就在校園里背提前寫好的稿子或摘錄的新鮮事情。等到了第二天上講臺,由于心理素質差,還是說得不夠好。但不管怎樣,教師要充分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到中年級時,我就給他們規定演講內容,高年級時就變為臨場出題了。經過兩年持之以恒的訓練,學生克服了自身的許多心理障礙,心理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他們不但敢說,而且會說,能說了。
二、利用閱讀教學進行訓練
口語訓練,不僅是把一些文章或事實的東西說出來,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敏銳、清晰、嚴密的思維,它比作文的要求更高。而利用上課時的閱讀教學進行訓練,能收到一定的作用。每上一篇課文,教師就精心設計幾個能有助于理解全文,又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比如六年級下冊《桃花心木》,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種樹的人為什么不再來了?第二個問題: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會枯萎?第三個問題:你從種樹人的一番話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讓學生帶著三個問題進行討論,各自陳述不同的觀點。許多學生等不及對方說完,就迫不及待地站起來爭辯,爭著要回答。這時教師必須要用比他們敏銳的思維,豐富的知識,說出正確的答案。我發現學生特別認真地聽,有的邊聽邊點頭,有的好像恍然大悟似地說:“怎么我就沒有想到啊!”這樣的閱讀教學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思維,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促進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只要你持之以恒,循循善誘地在閱讀教學中多注重學生的口語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不給他們固定的答案,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課外活動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
雖然課堂教學對學生語言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課堂并不是學生發展語言的唯一場所,更重要的是面對社會,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這種鍛煉的機會。教師要經常帶一些學生去家訪,讓學生與其他家長進行接觸、交談,訓練學生的說話技巧和應變能力。比如2011年,我帶著本班的幾名學生去家訪,想鍛煉一下學生,讓他們每個人要向其他學生家長問問他們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有的學生就害怕了,但有的學生特別高興,和家長交流的很投入,他們終于克服了膽怯,主動和陌生人交談。
總之,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激烈的社會競爭向我們教育的一種挑戰。要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法和途徑很多,需要我們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多給他們鼓勵和信心,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能快速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