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緊”相濟,構建學習軟環境
作者:西工大附小 邢 燕
發布時間:2013-09-29 17:00:4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教育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起到承上啟下的教育目的,這段時間里將教會學生獨立的生活能力、主動的學習能力、健康的心理調節能力和創新的實踐能力等,能把一個不受約束的頑皮孩子孕育成全面發展的合格少年。因此,在這關鍵的階段里,需要給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促使其健康成長。學習環境可以分成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部分。硬環境通過學校的基礎建設,給孩子提供教室、座椅、教學設備等物質條件,軟環境則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安心學習、茁壯成長的氛圍。我根據自身的教學體會簡單談談軟環境的營造感受。
軟環境是相對硬環境而言的一個概念,它是指物質條件以外的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觀念等外部因素和條件的總和。我認為小學學習的軟環境主要是學習氛圍、心理氛圍以及和諧氛圍等環境條件。為了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學習的軟環境,我認為應該將“活教育”和“細工作”貫穿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把握“松”一點、“緊”一點的教育尺度,用多樣的方法營造良好的軟環境。
一、知己知彼,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營造軟環境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兒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行為習慣等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為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具有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不穩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圍小,注意力容易轉移;帶有強烈的興趣性、直觀性和感情色彩;不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且好動、好模仿等生理特點。通過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呵護學生的愛心,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古語所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這個道理。從這些特點上我們可以看出,簡單的命令式教育和填鴨式教育不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因勢利導地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一個能充分得到肯定的學習環境,一個能和諧相處的學習環境,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軟環境的建設。
二、以“松”為原則,構建軟環境
所謂“松”,就是創設適宜的環境,有利于學生成長。“松”一點,就是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寬松的家庭環境、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和塑造放松的心理環境,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在小學學習期間,心理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很大的變化,這一時期是他們養成習慣、獲取知識、確立人生觀的重要階段,處理得當會對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處理不當會使其產生逆反心理,在幼小的心靈留下傷痕,對其今后的生活和成長帶來傷害。因此根據其特點應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呵護他們的成長。
三、以“緊”為手段,營造軟環境
所謂“緊”,就是培養,塑造完美的過程。“緊”一點,就是緊密結合兒童成長的心理特征,塑造其人格、養成其行為習慣、教會其學習方法,培養其創新精神,從而營造適合的軟環境。
通過“松”的環節,我們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但對于飛速成長的兒童來說,正是獲取知識、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因此,有計劃地安排和培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緊密關注學生的成長顯得更加重要。
小學生心理活動非常復雜,他們對事物的理解似懂非懂,及時關注和引導他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樹立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關鍵的。我在長期的實踐教學里體驗到,一是要教會學生相親相愛;二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三是要讓學生擁有責任感。這樣學生才會用“心”與同學交流,用“心”去灌溉這個集體,營造一個團結友愛、活潑向上的環境。
四、“松”與“緊”相濟,構建學習軟環境
軟環境對學生的身心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硬條件很好而軟環境不行,則培養的學生習慣不好、信心不足,甚至心理不健康,無法處于巔峰的學習狀態,反之,即使硬條件不好,只要軟環境有利于學生成長,則會積極引導學生奮發向上,通過自己的積極探索彌補條件上的不足,因此我們應該充分重視小學教育中的軟環境建設,給學生營造一個能安心學習、茁壯成長的好環境。“松”與“緊”是一對相生的事物,即相互約束,又相互輔助。在素質教育里,合理的利用這一對矛盾事物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掌握正確的方法論,用多樣的方法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營造出奮發的學習軟環境,才是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