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這一直是我教學中的困惑。結合我自己十余年來的教學實踐和教育經驗,在改革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中我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更新教育觀念

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切改革,最終要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指導思想。“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應當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這種為學生一生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貫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終。教育不是捧上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捧出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優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個學生的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教育不是匯報時的總結、評比時的數據,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

二、提高業務水平

教師要提高業務水平,必須不斷地向書本學習,要通讀、讀通。要多讀些教學參考書籍,參與課題研究,在平時學校組織教師利用業務學習的時間舉辦讀書報告會,以促進教師日常閱讀。把平時讀書中產生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學校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時間舉辦集中學習班,切磋學習中的問題,討論學習中的疑難,也可以請相關的專家、教授進行集中輔導。進修學校校長和教師、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員、各校課題負責人、學校校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都要帶頭學習,起榜樣示范作用,使大家在探討中進步,在教學研修中提高。

我在縣上參加新課標研討會時曾聽過一節“認識整時”的課。講課的老師從課題的主題圖引出了課題,接著在師生互動中認識整時,動手操作撥“整時”后教師指導如何正確書寫整時,最后以課文中的插圖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整節課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落實得很扎實。可講課的老師對插圖并沒有物盡其用,只是看一幅說一幅,缺少了有機地結合起來觀察與討論,難免令人感到浪費了珍貴的教學資源。實際上,教材中的插圖都經過編寫教材的老師精挑細選,幾乎每一幅圖都不止一層意思。大家一致同意這樣教授本節課,以“先分后總”方式加以詮釋,即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插圖并說出大致圖意,鞏固對整時的認識和理解,再讓學生綜合起來看這幾幅圖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盡量讓學生主動地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結合起來,體驗到數學學習的真正價值,有意識地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樹立“寸時寸金”的思想,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三、建立評價機制

過去的教學評價特別是課堂教學評價,總是過多地關注教師的“教”,教師的教案,教師的教態,教師的語言,教師的教學表現和技巧、技能……總之,是從教師的角度評教師、教師的角度評教學。新的教學評價方案從關注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雖然最終評價的還是教師的“教”,但卻變了“角度”,從學生的表現看教師,從學生的學習看教學,就好比評價一個園丁的本事,不是看他有多少“花把勢”,而是看他培育的花草樹木是否根深、苗壯、花繁、葉茂。

傳統的教學只關注學生學習的成績,現代的教學截然不同,它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成果,更注重了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把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么、說什么、探索到什么、體驗到什么等成了課堂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課程改革對教育評價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與它有密切的正相關。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從評價主體上看,分為師生、生生、生師;從評價手段上看有口頭語言和稱贊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語言。

綜上所述,改革教學方法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途徑,它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我作為教學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為了學生的一生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提供第一手資料,通過課堂改革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