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在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一個英語學習者的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的發展,所以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詞匯量的大小。同時在教學中,新課標對每一個級別的詞匯學習目標以及詞匯量的規定,要求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用所學詞匯表達意義,傳遞信息和交流感情。這就對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進行詞匯教學,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成了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筆者在詞匯教學中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一、講解法

利用拼讀規則教單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讓學生掌握讀音規則以及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并通過大量的例子進行更直觀形象的講解。如教師向學生講解讀音規則并結合實例練習,元音字母i在開音節中讀∕ai∕如like,bike等,經領讀后給學生舉一些新單詞讓學生練習,學生利用已學過的單詞歸納總結出相關的讀音規則,然后利用這一讀音規則試讀未學過的新詞,當他們遇到含有元音字母i的詞就可以正確地讀出它們的音,按拼讀規則進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自學單詞的能力。

二、利用詞義對比法教學詞匯詞義

對比法教學分為兩種:

1.同義詞釋義:英語中大量的詞匯都有與其意義相對應的詞。利用同義詞代換的方法,講解詞匯是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

2.反義詞對比:反義詞對比與同義詞釋義恰恰相反,通過對不同單詞的釋義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詞匯板塊和閱讀引導學生學習詞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養成留意詞匯板塊的習慣。因為一些詞匯往往有固定詞匯搭配,這就要學習者多加留意,慢慢記住它們并學會應用它們。研究表明,第一語言學習者的詞匯知識多采用大量閱讀,可見在閱讀中學習詞匯是詞匯自然習得的主要途徑,所以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推斷詞義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選擇合適的語境教授詞匯并盡可能在語境中呈現詞匯、操練詞匯。

四、詞匯教學成果鞏固

學生了解了單詞詞義和用法,詞匯學習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會使用這些詞匯,只有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會運用所學到的詞匯。同時,詞匯學習不可能一勞永逸,一段時間不用就會忘記,要和“遺忘”作斗爭就得時常復習。所以,練習和復習是鞏固詞匯教學成果不容忽視的兩個環節。

1.注重練習,在練習中學好詞匯。“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活動,它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只有在練習中才能檢驗學習的效果,才能發現問題。要學好詞匯就需要有足夠的練習次數和練習時間。練習在時間上應該有適當的分配,一般來說,適當的分散練習比過度的集中練習優越,關于練習的方式,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類型,并盡量使它多樣化。

2.督促學生經常復習,鞏固對詞匯的記憶。英語學科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學生需要經常復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要引導學生及時復習鞏固所學詞匯才能事半功倍。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合理分配復習時間,做到及時復習、經常復習,這是避免遺忘的必要條件。復習詞匯時還要注意詞匯之間的聯系。如果把單詞僅看成一個個彼此孤立的語言單位來學習,那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記憶難度大。把單詞進行科學分類,不僅可以幫助記憶,還可以引發聯想,激發學生興趣。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要組織學生及時復習,以便強化記憶、加深理解、鞏固所學單詞。

總之,學習詞匯的技巧很多,講授詞匯也有策略,還要靠教師和學生自己去發現。詞匯教學不能孤立于課文語境之外進行,要結合語法語音及聽說讀寫等多種教學方法,多讀、多用、多接觸以鞏固記憶。所以,我們提倡使用多種方法,充分利用學習技巧,提高英語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