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剛滿18歲,從師范畢業,分配到鄉下一所八年制學校(當時沒有六年級)任教。我的父親,一個睿智的但目不識丁的農民對我說:“孩子,跳出農門不容易,好好教學生,良好的語言是打開心門的鑰匙,有事多講道理?!睅资赀^去了,我的父親已去世多年,而我由一個青澀的農村小姑娘從教育的行列里一路走來,由語文教師、教研組長、教務主任到副校長,再到校長,歷經五所學校,越來越覺得這句再普通不過的話的深奧,以及之于我教學及管理工作的重要。

良好的語言是打開心門的鑰匙,這話,指的是忠言,是智慧的語言;這話,更是交流,與教師的交流,用平等用理解,與學生交流,用愛用心用尊重。我從事語文教學多年,又擔任過四個學校的副校長和校長,深知與師生的交流和溝通有多么重要。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來闡釋我的理解和做法。

良好的語言是師生溝通的橋梁

良好的語言往往能拉近師生的距離。它作為一種高層次的交際藝術,是減少摩擦的消炎藥,化解矛盾的潤滑油,增進感情的催化劑和展現個人魅力的顯示屏。實踐表明,如果教師能將良好的語言恰當地運用到教學中,往往會收到活躍課堂氣氛、優化教學環境、增進師生感情、提高教育績效的獨特功效。

每到一個新的學校,面對對自己全然不知的師生,你的講話,你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記得我剛調到五中任校長時,因為該校剛移交地方管理,師生大多屬于鐵路系統,對地方校長極度排斥。萬事剛開頭,千般苦自知。正因如此,開學至教師節前這段時間,我一頭扎進學校,通盤了解學校情況,深入課堂了解師生,了解教學,9月10日教師節,在全校大會上,我第一次鄭重地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首先肯定了學校發展的種種優勢,讓師生感受到在五中工作學習的自豪感;然后再在自己聽課30余節的基礎上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客觀的評價,肯定了教師教學方面所表現出的優勢和特長,讓教師感受到校長的誠懇和善意;再根據自己在新學校的見聞,用具體的事例展現孩子們在禮儀方面表現出的良好素養。最后我告訴全體師生,校長是五中的一分子,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愿與大家共同努力,讓優勢更優,劣勢轉優。大家聽著我的話,看著我整天忙碌的身影,心一下子和我拉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拿心和大家接觸,用情和大家交流,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辦好學校贏得生源。一年又一年過去了,這所鐵路移交地方的學校,學生數由三年前的975名壯大為2000余名,中考升學率三年一直位居城區第一,師生對我從排斥到認可再到贊賞,就連那些自稱鐵路小社會基本不和地方打交道的家長們看著學校一天天的變化,看著孩子們不斷進步的成績也對我心悅誠服。

良好的語言能化解沖突和矛盾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看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一開始就拼命地刮,企圖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風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則不同,它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熱得受不了,最后就脫下了大衣。結果是逞強好勝的北風輸給了溫文爾雅的南風。這則寓言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示,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直以來,教師群體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如果處理得當,也可化腐朽為神奇。有一次聽課,一個年輕的男教師,課講得零散而無章法。課后了解,居然無案上課,學校嚴格按相關條例對該教師進行了處罰。該教師一度很郁悶,后經過談心教育,有了一定的改觀,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查教案,反復聽課跟蹤督促之后,該教師有了很大的進步,其他教師也從中得到了教育。幾個月后的某天,在其樂融融的教師聚餐后,我主動找他,和他交流生活和工作。在談到教學時,我認真肯定了他近期的努力和改變,并誠懇地說出了對他的期望。慢慢的,他終于敞開了心扉,直面那次錯誤,檢討了自己,他說自己本來就是個慢條斯理的人,工作得過且過,混日子慣了,是因為學校的處罰警醒了他,也是因為我的誠懇感動了他,他拉著我的手說我就像他姐姐,干練,敬業,對他有太多的期許,是他自己不爭氣,他知道自己還很年輕,一定要好好工作,把教學搞上去,把成績抓上去。這次推心置腹、促膝長談之后,他的步子加快了,行動迅捷了,教學有勁了,加之他本身能力就不錯,在學校和城區的幾次教學評優中都獲了獎。除此之外,我還喜歡用短信和教師交談。一次有一位年長教師因私自訂資料被人舉報,學校進行了處理,該教師一直耿耿于懷,懷疑是某某教師舉報了她,說他是小人,我回復短信說:“無根據的猜忌你不覺得也是一種錯誤嗎?你是老教師,首先要有直面錯誤的勇氣,如果連承認錯誤都不肯,能談得上是真君子嗎?如果我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沒有錯誤在先,即使我們身邊有小人,何懼他?有錯不怕,怕的是錯誤的延續,怕的是不能從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沒什么,改正它,忘了它,要相信我們這個大家庭,相信我們身邊更多的是朋友。”第二天,我見到這位教師,兩人會心一笑,她一掃陰霾,積極投入工作。所以,校長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比如評職、評先、評優,總會有一些問題和矛盾出現,只要我們的出發點是保護老師,善待老師,愛護學校聲譽,就一定能化解矛盾和沖突,讓不利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讓學校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溫暖。

良好的語言能鼓舞師生的士氣

任何一個學校都必須有一種精神力量支撐。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人是需要有一點精神的,個人如此,一個學校更應如此。我曾在學校倡導各班應有自己的口號,口號應是全班同學智慧的結晶,自然能為全班同學所認可,在早操時喊出來,在班會上喊出來,在班內貼出來,每天看、每天念,這個口號所包含的內容一定會成為學生心中固化的一種力量,鼓勵學生向前向上。我在三中的時候,學校每周一升旗,全校師生都會一起宣誓,宣誓詞是“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將宣誓詞改為“路在腳下,志在心中,三中學子,潛力無窮,自強不息,我定成功”, 這宣誓詞更具體,更振奮人心,更能為學生所接受。三年多來,每一個周一的清晨,2000多名師生,沐浴著美麗的朝陽,面對著鮮艷的國旗,“路在腳下,志在心中,三中學子,潛力無窮,自強不息,我定成功”的宣誓詞鏗鏘響起,這是何等的壯觀,何等的震撼人心?。?/p>

良好的語言能贏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學校辦學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這多方面包括家長、學生、社會各界。校長的語言顯得尤為重要。每年的家長會,我必和家長對話,不宣傳學校,不講什么大道理,只是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以一個大姐的身份,去談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去談在學校和孩子接觸的種種,談孩子的可愛,談孩子在學校的良好表現,平和自然親切的談,用案例,用事實,然后給家長提些建議,要求家長作孩子的表率和榜樣,要寬容,要理性,要做最好的家長,因為,只有最好的家長才能成就最優秀的學生。借助一個個家長會,好多家長認識了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和我達成了共識,成了朋友,他們有問題愿意向我咨詢,有困難也積極找我幫助。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也要求我們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做家長的朋友、知心人,和家長交流一定要用平等的方式,對他們真誠相待,做他們教育孩子的指導者、幫助者,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當然,校長還必須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讓外部環境更有利于辦學,更有利于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一個優秀的校長,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技巧,用自己良好的語言感染人、影響人、教育人,并努力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為學校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