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如何成為“一校之魂”感悟點滴
作者:南京市莫愁湖小學 王銀燕
發布時間:2013-09-17 11:39: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二十一世紀的校長, 不能只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管理者,更應將自己置于服務者和合作者的位置。懂得合作的領導才善于改革、挑戰現狀、放眼未來,才能引導眾人達成思想共識并立于不敗之地。校長如何才能真正成為教師心中的“魂”,本人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校長要有追求成功的激情
作為校長,如果只憑借自己個人的力量,獲得的也只能是小成功,而通過與班子成員的相互合作,共同協作,無私而為,才可能獲得大成功。一位教育管理專家曾經說過:作為校長,應努力把學習當作生活,把生活當作追求。樹立了這樣的職業觀,我們校長的學習會自然地貫穿于每天工作的始終。要想使自己的工作保持激情,最好的方法是先學習,不斷充實調節自己的信息庫(大腦),這樣每次面對所有人和事時,我們才能夠從容、灑脫、幽默地去應對而不失水準和風度。
二、校長要有保持創新的張力
我和管理團隊成員共同努力,在日常工作中,盡量考慮到讓每位教師的才能與其角色相匹配,關注他們細小的業績點,使教師的良好動機能夠及時得到驅動。教師都期望將工作做好,因此幫助教師理解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無比重要,這樣的激勵手段同樣能促進校長保持管理工作的張力,并能不斷出新。
對于校長在管理工作中創造性張力的保持,本人還有一個新認識,即幫助教師形成良好的職業心態是校長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作為水手的教師在哪一條船上就是那條船上的水手,這樣可以幫助教師避開職業倦怠時期,以良好的職業心態建立個人愿景,最終實現學校愿景。作為當今的校長,一定要有做一名好校長的愿望,因為一個好校長才能稱之為成功者,而一個成功領導者的管理方式是不斷改進他的方法,勇于保持創新工作的張力,進而成為教師心中真正的“魂”。
三、校長要有勇于實踐的智慧
在教育日益騰飛的今天,迫切需要我們校長不斷確立新的學校發展觀,這就對每一位校長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作為校長理應要有積極探索教改新徑和勇于實現目標的大智慧。
1.新課改需要教師專業化。在當今,沒有任何知識是小學生不需要的,因此小學教師應具有寬泛的知識,這無疑對教師智慧通道的要求越來越高,即對教師多學科知識積累方法的要求有所提高。對于曾經從事過小學高年級多科(數學、英語、品社)教學的小學英語教研員、小學副校長、進修學校副校長和小學校長的我來說,聽過大師的講座后,確實很有一番感慨。當我還在一線教學時,無論帶哪一個班級,學生都非常喜歡我,家長也比較信任我,因為我所擔任班級教學的科目均在兩門以上,并且學生成績令學校領導和家長滿意,這正是楊啟亮教授在他講座里所提出的“教師應有開拓的智慧積累(指跨學科的學問問題)和素質積累”的問題。反思專家的理論,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近年來我帶領管理團隊將主要精力投入校本教研之中,每周的教師大會和集體備課我均親自參與,及時向全體教師反饋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生成的亮點,以達到學科之間交融的目的。
2.新課改需要智慧型校長。聆聽了王鐵軍教授《當什么樣的校長,辦什么樣的學校》的講座,又令我對如何做一名教師心目中理想的校長有了新的認識:
(1)作為校長應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使命,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
(2)作為校長應能不斷追求人生的理想,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3)作為校長要具備善于協調各方面關系的能力,調動一切力量促進學校發展;
(4)作為校長應重視教育科研,并能成為出色的組織者和身體力行者;
(5)作為校長要給教師創設合適的舞臺,讓每位教師有機會走向成功。
一個智慧型的校長我想應該是一個有個性的校長。作為學校的組織者,需要我們成為“五維領導人”,即準確把握方向性、密切關注合理性、努力堅持科學性、積極提高有效性、不斷追求藝術性。
二十一世紀是強調“把人作為發展的中心”的世紀。學校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一個互動、良性循環的過程。學校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及有符合學校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教學策略的支撐。作為一校之長——教師心中認可的“一校之魂”,在學校今后內涵發展的道路上,將朝著管理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前瞻性和創造性的方向繼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