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和多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教師角色已不再適應教育發展的新特點。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主動適應教師角色的轉變,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水平、時間,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和方法,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由教學者向平等的學習促進者的轉變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打破了以前教師所獨享的知識“霸權”和信息“壟斷”地位,開放式教育促使師生之間的平等逐步建立,教師將是與學生平等相處的學習促進者。促進者的角色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積極的旁觀。教師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統籌安排。(二)在課堂上樹立教師權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正確的評價。(三)理解信任,尊重學生,呵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形成寬容,尊重他人的良好個性和人格魅力,開展平等對話,提高師生間的協作水平,創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成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習興趣的培養者和激發者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更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的過程。“主動”即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

網絡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其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信息天地。但學生在使用網絡資源時,會受到無意義信息的干擾。因此,網絡教學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要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課堂教學,提出學習的主題和任務,激發學生的認識需求,了解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控和管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開發和提供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策略。

三、成為課程教學的設計者、開發者和研究者

在多媒體網絡教學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教師應對網絡教學進行深入研究、設計和開發,學會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來設計和組織教學,充分認識現代各種教學媒體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學中靈活地使用它們,發揮出各種教學手段的應有效能。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師應用建構主義的眼光審視社會生活對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建構主義理念作為基礎,改革教學的組織形式,并向研究型教師轉換。網絡教學中,英語教師要運用現代化的手段確定理想的教學內容,對各種來源的信息進行反復研究、對比、過濾、精簡、整合,研究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意向和學習風格等,開發、編制符合英語學科特點的教學課件,研究探索課程教學的思想和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四、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輔導者

交互式的網絡教學環境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自主學習,并非“全權”下放,教師“袖手旁觀”。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不是很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給予必要的引導。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環境,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還可以用e-mail、qq、微信等給學生輔導、答疑,也可以提出學習任務,通過人機交互,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完成任務。此外,教師還要輔導學生研究自主學習策略,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旨在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勵學生,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網絡和多媒體環境下的教與學是大家共同面對的一個課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教師要面對現實,迎接挑戰,轉變觀念。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學生信賴的朋友,成為學生學習上的促進者、課堂的開發者、教學的研究者,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提升自身素養,發展完善自我,最終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