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應具備的“三要”
作者:陜西省鎮巴縣黎壩鎮中心小學 吳全祥
發布時間:2013-09-17 15:32: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紛繁復雜的班主任工作中,幾番拼搏,幾經風雨,班主任也如大浪淘沙,有的乘風破浪,脫穎而出;有的隨波逐流,不但沒被學校認可,受學生歡迎,往往還被繁瑣的班務工作弄得焦頭爛額、身心疲憊。我認為想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在抓好常規班務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有比較淵博的學識
班主任有比較淵博的學識,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就能做到談古論今、旁征博引、詼諧幽默,給學生講得入木三分、妙趣橫生,讓學生刮目相看,佩服得五體投地,產生一種“哇!我們的老師太偉大了”的崇敬之情!學生就會把老師說的話當“圣旨”,不得不服、不得不聽。相反,班主任老師講得唾沫飛濺,苦口婆心,學生只會聽,但口服心不服,甚至故意作對,老師還有種“對牛彈琴”的感覺,出現出力不討好的現象。班主任有比較淵博的學識,就會處變不驚,在班務工作中有遠見卓識,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工作中都會迎刃而解。在班級管理中不管解決多么棘手的問題總會出奇制勝,化干戈為玉帛,變腐朽為神奇。把班級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達到呼風喚雨,一呼百應的神奇功效。班主任有比較淵博的學識,才能對不同學生對癥下藥,妙手回春。就能想出像陶行之“三顆糖果的故事”這樣的絕招,就會給學生講述《鐵杵成針》的故事。把教育寓教于樂,讓學生如沐春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這樣班主任就好比有一個強大的磁場,能牢牢地把學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圍。
二、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
班主任博大的胸懷體現在能寬容學生的錯誤。學生天生好動、明辨事非的能力差,思維幼稚、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學生本來就是在不斷犯錯中成長起來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切忌婆婆媽媽、嘮嘮叨叨、小題大做,對學生出現的小問題、小毛病要一帶而過,蜻蜓點水;有時也可睜只眼、閑只眼,允許學生出格;有時也可簡單提示,溫馨批評。反之,班主任的任何工作都會讓學生麻木不仁,把老師的話當“耳旁風”,“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甚至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破罐子破摔”。班主任能原諒學生錯誤,包容學生錯誤,學生更能親近老師,信任老師,敬畏老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班主任博大的胸懷體現在能包容學困生。任何一所學校都有優差學生。班主任往往把優生當手中寶,學困生當眼中刺,甚至當成“批斗”的對象,班級的恥辱,讓學困生看不到光明,感受不到溫暖,無形之中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畏懼心理,對學習毫無興趣,導致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班主任只有一視同仁,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正視學困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與關愛,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溫暖;視老師如父母,把老師當成可親可信的人;才能“唯命是從”,真正聽班主任的話。老師眼中的學困生中也許有華羅庚、愛因斯坦……班主任博大的胸懷還體現在善于鼓勵學生。班主任老師不但要表揚取得突出成績、作出突出貢獻的學生,還要善于發現學困生取得的細微成績,不吝嗇表揚,隨時隨處表揚,用獎勵給他們更多的希望,并把表揚、鼓勵貫穿于班級工作的始終。這樣,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中自然而然就會顯得輕松、愉悅,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三、要有一顆善于思考的大腦
思考的大腦表現在班級管理中,不能人云亦云,按部就班,循規蹈距,一成不變。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教育不同的學生,處理不同的事情,解決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招式。思考的大腦表現在處理班級問題時,不能憑經驗,不注重調查研究,不分析前因后果,剛愎自用,要善于揣摩學生的心理,把握住問題的所在。這樣,說話才能一針見血,有理有據;處理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恰到好處。使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神通廣大的本領,讓“孫猴子”永遠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思考的大腦表現在對學校安排的工作敢于標新立異,把復雜的工作干得有聲有色;把常規的工作干得與眾不同,讓領導、同事心悅誠服。同時,在班級管理中,如果不能推陳出新,年年沒有新招,學生身在“廬山之中”,就會有倦怠情緒,班級就會“死水一潭”,沒有生機與活力,這樣的班級自然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班級。
總之,班主任在抓好常規工作的同時,只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修養,不斷地思索與探究,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