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園 直 擊
發布時間:2013-08-28 16:56: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國務院法制辦、教育部在西北大學召開
教育法律修訂座談會
7月6日上午,國務院法制辦教科文衛司司長王振江、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黃興勝一行在西北大學召開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高校座談會。陜西省教育廳廳長李興旺出席并講話,會議由陜西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曹普選主持。西北大學校長方光華以及陜西師范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等高校負責人參加了座談。
座談會上,李興旺代表省教育廳對國務院法制辦、教育部對我省教育事業的關心表示感謝,對調研組來陜調研表示歡迎,認為教育立法對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意義重大。
王振江介紹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四部法律修訂情況,并就教育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民辦學校分類管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法律責任等問題談了意見和看法。黃興勝從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和推進教育內涵發展的角度,強調要以立法的方式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方光華建議高等教育法修訂應充分考慮高等教育公平和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其他幾所高校的負責人分別從教育公平、經費投入、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高校辦學自主權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西北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教師代表也參加了座談會,對教育法律修訂的具體條款和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西北大學)
陜西師大20多位退休教師
毛筆手書4570份錄取通知書
一支毛筆,一杯淡茶,80歲的文占紳教授已經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4天了,同一個屋子里,和他一起工作的,還有另外5位老教師。“我們是第一梯隊,累了后面還有其他退休老教師替補,一共20多個人。”文教授說。
文占紳教授退休前在陜師大馬列主義研究室工作,他是1952年畢業的師范生。
“我那個時候上的是榆林師范,對我們這些窮孩子來說,當時能考上師范學校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情,還記得我的那張錄取通知書,全是用毛筆字手寫的,比我現在給孩子們寫的這些字好多了,那才叫真正的‘蠅頭小楷’呢。”文教授說。
60年前,文教授是收通知書的人,60年后,頭發已經花白的他換了位置,為2013級的本科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從7月12號開始,他每天工作5個小時,和另外幾位老師一起,4天內一共寫完了2200份新生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除了學生姓名、專業還有報到時間等內容。
“一點兒也不累,很開心。”今年60歲的賈溫性教授是這些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筆告訴年輕人,他們用了十幾年得來這份通知書不容易,跟打印通知書相比,我們覺得這種方式更能把尊嚴和驕傲傳遞給他們。”
據了解,陜西師范大學現在的本科新生錄取通知書都已經采用了手寫的方式,今年,他們一共需要由這些退休老教師手寫4570份錄取通知書。(西安晚報)
陜西省101所學校評定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
近日,我省101所學校被陜西省公安廳和省教育廳聯合評定為“全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此次公布的101所學校名單中,西安市17所,寶雞市10所,咸陽市10所,渭南市10所,漢中市10所,榆林市10所,延安市8所,安康市8所,商洛市8所,銅川市8所以及楊凌示范區的3所學校。
2013年陜西省小學暨特殊教育教學能手
評選活動開幕
6月25日上午,由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承辦的“陜西省小學暨特殊教育教學能手評選活動”開幕式在西安高新第一小學成功舉行。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雷寶岐宣讀了各學科評審組組長名單,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雄強出席并講話。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部門,各市(區)推薦的參賽選手及評委代表共計15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省教育廳師資與師范教育處處長羅侃淳主持。
張雄強首先代表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入圍的參賽選手表示祝賀。他指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任務和要求,全國教師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了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提高教育質量,關鍵是提高教師質量” 。近年來,我省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全國教師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確立了“以德為先,骨干帶動,全員提升”的教師隊伍發展戰略,計劃用5—10年時間,建立我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級骨干體系。從2011年啟動新一輪教學能手評選活動以來,已經評選出了1357名省級教學能手,各地市累計評選出了數千名市縣級教學能手,為我省基礎教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張雄強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和深刻認識教學能手評選活動的意義,并就做好今年的教學能手評選活動提出了四點意見:一是要不斷豐富教學能手的價值含量;二是要嚴格規范管理評選活動過程;三是要充分發揮教學能手的示范引領作用;四是要繼續提升教學能手的業務素質。要通過嚴格規范的評選,加快建立我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級骨干教師體系,為我省基礎教育發展凝心聚力。
據悉,本次評選活動于6月25日至27日分別在西安高新第一小學、西安高新第二學校、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進行,全省共有437名選手參加角逐,經過現場說課、答辯和課堂教學活動的評比,按照成績排序,最終差額評選出省級小學暨特殊教育教學能手。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在教師節期間對省級教學能手進行命名、表彰。(文/圖 徐賜成、韓潤社)
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陜西高校聯合建立支教平臺
6月29日,由西安理工大學牽頭,陜西十二所高校加入的“農民工子女愛心支教平臺”在秦北學校正式啟動。平臺旨在喚起社會各界對農民工子女這一特殊群體教育成長的關注,將為更多想從事志愿服務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的交流實踐平臺。
據了解,秦北學校是西安一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比較集中的學校。在去年的暑期實踐中,西安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會的張波同學得知了這里師資力量長期不足,便選擇在這所學校進行長期的志愿服務。
“基本上每周都會來一次,差不多已經持續了一年時間,參加的同學也越來越多,甚至包括很多外校的。”張波說,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大學生們把知識傳播給孩子,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增加了他們對于對生活和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鍛煉了自己,豐富了課余生活。
西安理工大學機儀學院院長華燈鑫告訴記者,得知本校學生在這里堅持進行志愿服務,他們便決定加入進來,支持學生實踐,履行社會責任。“我自己也是農民出身,因為知識改變了命運,得知秦北學校需要一個電教室,這次我們便捐了50臺電腦給這里,讓這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樣,能夠公平地接受現代化的教育。”
第二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推介活動
在西安舉行
本刊訊(記者 楊曉青)6月25日由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聯合主辦的2013第二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作品征集推介活動在陜西師范大學舉行。來自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20多所大學的代表參加了推介活動。
據組委會介紹,此次微電影盛典將著力突顯“微”概念,以一分鐘影像大賽、一個鏡頭大賽、10分鐘以內的紀錄短片和劇情片為主,鼓勵大學生和青年人用微電影的形式,探索多樣化的原創影像,發掘優秀的短片創作人才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本屆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執行主席冷冶夫教授介紹,此次微電影盛典的主題是“中國夢·正能量”,活動緊隨時代脈搏,關注重要的社會現實問題,將單獨設立“環保”單元、“文明禮儀”和“宣教”單元,鼓勵大學生通過微電影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全面展現中國大學生的時代風采,帶動傳媒教學、科研和產業的全面發展。2013年第二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頒獎典禮將于10月18日在北京舉行,最高單項獎獎金5萬元。
另據了解,2012年首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共收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1215部,其中100部作品入圍各大獎項,9部作品入圍2013年卡塔爾半島國際紀錄片節大學生單元。
西安交大推行夏季小學期制
每學年兩長一短共三個學期
本刊訊(記者 孫永濤)為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日前,西安交通大學決定從今年起在全校范圍內全面實行夏季小學期制。2013年首個小學期自7月1日開始,至7月26日結束。
根據先行出臺的《西安交通大學夏季小學期實施方案(試行)》安排,實行夏季小學期后,每學年設置兩長一短共三個學期,三學期時間總長與原兩學期時間總長相同,即41周;寒假和暑假時間總長不變,為11周。小學期適用于除在附屬醫院臨床學習階段的醫學類本科生外的所有本科生,本科一年級軍訓時間為新生入學正式上課前。研究生的小學期可安排研究生教育中的課程教學、實踐環節、學位論文工作等內容,具體由各學院和導師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教職工每學年的工作和休假時間總長不變,小學期正常上班,寒假和暑假期間的休假制度維持不變。
據了解,小學期的教學內容安排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及學生國內外交流訪學活動。課堂教學主要包括基礎通識類核心課、基礎通識類選修課等通識教育課程,以及各學院開設的專業前沿類課程、創新課程、試點課程、學術專題講座等。實踐教學及學生國內外交流訪學活動等,包括教學實習、認知實習、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等,也可以安排項目設計、科研訓練、培養方案以外的企業實習、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訓練計劃等,學校鼓勵本科生在小學期參加國內外訪學活動、實踐實習活動等,以便學生拓展國際視野、提高實踐能力創造條件和機會。了解小學期各項教學活動安排后,學生可以合理規劃,選擇理論課程或實踐環節,提升實踐能力,拓展國際視野。
西安交大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行夏季小學期,有利于優化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國內外課程資源;有利于強化集中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有利于建立與國際一流大學相銜接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師生參加國際交流等,對學校建立現代大學教學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據悉,目前國內已有部分高校實行了夏季小學期,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等。
“龍的傳人”情系農村教育,愛心天使關愛留守兒童
陜西師范大學暑期開展社會實踐及公益活動
2013年7月2日,陜西師范大學 “龍的傳人”公益社團在藍田縣孟村鎮東村小學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暨“龍的傳人”公益獎學金第九批公益活動。
東村小學地處白鹿原,校址偏僻,學生共89人,多為留守兒童,全校教師有11名。志愿者一行18人,其中副研究員1名,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10名,本科生5名。本次公益活動是“龍的傳人”公益獎學金第二次來到東村小學開展獎勵、捐贈及支教工作。志愿者為學校評選出的23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帶來了共計2300元的公益獎學金、900本圖書和近千件愛心衣物與學習用品等。孟村鎮中心校翟校長、王隆校長作為嘉賓蒞臨本次公益活動。
上午9點,志愿者到達東村小學,孩子們早已在路邊拍著小手冒雨等候。隨后,頒獎儀式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有序進行,志愿者將自己的雨傘拿給孩子們擋雨,孩子們怕志愿者淋濕又堅持要把雨傘還給志愿者,最后在志愿者的一再堅持下,雨傘繼續留給孩子們遮雨。這一幕愛的推讓令所有在場的人感動。
頒獎儀式上,中心校副校長王隆致歡迎辭。 “龍的傳人”公益獎學金創始人張京京代表組委會送上了愛心寄語。西電附中唐萌老師代表捐款人發言,表達了捐款人對孩子們的希望與囑托。最后,陜西師范大學研工部副部長宋傳東宣讀了表彰決定、為學生頒獎,并帶領志愿者們送上了募捐來的書籍、愛心衣物及學習用品,為東村小學建立起“龍的傳人”愛心圖書角。翟校長在頒獎儀式上對志愿者的到來表示歡迎與感謝,并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最后宋傳東老師作總結發言,并親切地跟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頒獎儀式后,志愿者分組為學生開展了德育成長活動與班級講座,并跟隨學生進行了家訪。心理學與社會工作專業的志愿者在活動中對個別兒童進行了個案輔導,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家庭矛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歡聲笑語中,本次公益活動圓滿結束,“龍的傳人”公益組織將持續關注農村中小學貧困生,同時也希望用他們的點滴行動喚起更多的愛心與正能量,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行動的行列。(李榮 郭晨霄 王惠敏 劉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