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指 南
發布時間:2013-08-28 16:44: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國家三部門聯合發文:
中職學校免學費資金缺口由財政補
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出臺《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的管理,確保免學費政策順利實施,該辦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中等職業學校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準設立,實施全日制中等學歷教育的各類職業學校,包括公辦和民辦的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高等院校附屬的中專部、中等職業學校等。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是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后,為彌補學校運轉出現的經費缺口,財政核撥的補助資金。
辦法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中央財政統一按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測算標準和一定比例與地方財政分擔,具體分擔比例為:西部地區,不分生源,分擔比例為8∶2;中部地區,生源地為西部地區的,分擔比例為8∶2,生源地為其他地區的,分擔比例為6∶4;東部地區,生源地為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分擔比例分別為8∶2和6∶4,生源地為東部地區的,分擔比例分省確定。
同時,三部門還出臺了《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辦法》,規定資助對象為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主要資助生活費開支,資助標準每生每年1500元。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等11個連片特困地區和西藏及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學生(不含縣城)全部納入享受國家助學金范圍。
教育部擬將學生非正常死亡納入地方政府考核
暑期來臨,近期各地頻發中小學生溺亡事件。近日教育部官員表示,擬將學生非正常死亡納入地方政府的考核。
7月16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學校管理處處長俞偉躍通過教育部新聞辦網站微博進行微訪談時表示,教育部正在努力,爭取將安全教育納入學校的必修課。同時,將學生非正常死亡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此外,教育部還希望開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對于農村孩子的暑期安全,俞偉躍說,農村孩子戲水玩耍十分普遍,關鍵措施在于村委會或居委會應該擔負起對轄區內水域的巡邏監管責任。家長們也有看護孩子的監護人責任,應該提醒孩子們注意游泳安全。
此外,教育部也通過在央視、教育臺播放公益廣告,不間斷滾動播放字幕,向家長宣傳暑期安全。同時,通過手機短信提醒全社會來關心孩子的安全。(郭瑩)
教育部:五年規劃將全方位培養高校思政課教師
根據教育部7月4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規劃(2013年-2017年),高校思政教師將通過全員培訓、骨干研修、在職攻讀學位、國內考察、國外研修等方式得到培養和提升。根據規劃,高校思政教師的培訓計劃將包括骨干教師研修項目,其中國內研修將每年聯合舉辦6期,分別面向本專科和研究生層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每期規模為100人;每年組織40名左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外研修。此外,還將開展示范培訓和專項研修,分別針對全國高校承擔本專科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師授課需要和高職高專院校、中西部地區高校及各種類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推動骨干教師國內社會考察活動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政教師的綜合素質,規劃提出為教師開設攻讀博士項目和博士后培訓項目。同時,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設立相應課題;遴選中青年教師和拔尖教師予以資助,并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文庫”出版資助項目。
為了進一步推動高校重視思政課建設,規劃還提出要每兩年組織一次先進單位、教學團隊評比,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示范性教學展示活動。
教育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
鼓勵開展學校聯盟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和工作推進會日前召開。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其間講話時指出,要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范圍,鼓勵開展“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加快農村學校信息化步伐。
劉利民要求,各地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盡快消除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建立縣域內公辦學校校長、教師交流制度;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范圍,鼓勵開展“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加快農村學校信息化步伐;提高義務教育管理水平,推動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建成全國統一的中小學生電子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切實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推動解決擇校、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熱點難點問題。
劉利民強調,為確保到2020年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在教育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履行備忘錄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建立健全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加強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深入推進改革試點,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中新網)
教育部試推校車信息實時通
試點校車將裝“黑匣子”
近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聯想集團和宇通客車股份公司簽署了校車安全運行信息系統研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開展校車安全運行信息系統標準的研究,試點給校車裝上可實時監控并發出信息的“黑匣子”。
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劉詩海表示,此次合作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家長對乘坐校車更加放心。校車安全一直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家長們也希望隨時能掌握孩子乘車的信息:乘坐校車的孩子在哪里上下車?從家到學校需要幾點鐘出發,需用多長時間?如果坐校車的孩子沒有按時到家,會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今后,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聯想集團和宇通客車將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填補我國校車運行過程監管的空白,體系化地解決校車安全管理問題,對校車安全進行實時監控。
新研發的信息系統將會實時記錄學生乘車情況,并將記錄內容與學校、家長進行分享。“屆時,家長用一臺智能手機,便可以及時了解到孩子在上學、放學途中的情況。”劉詩海說,這一系統研發成功后會率先在宇通校車上試用,視其效果,再決定是否向其他校車生產企業推廣。(北京晚報)
教育部曝光6起教育亂收費案件
“補課亂收費”成為今年治理重點
教育部7月3日通報了上半年查處的六起教育亂收費典型案件,并表示,在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辦公室今年受理的信訪舉報中,有關補課亂收費問題占到42.6%。
這6起案件分別是:湖北省荊州長江大學附屬中學違規補課,向每生每月收費100元;四川省眉山東坡中學5名教師組織本班部分學生在校外違規補課;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學部分班級在家長委員會提議下,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補課;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中高二年級一班以家長委員會名義在校外組織補課,收取補課費1.22萬元;河南省汝州市第一初級中學一名教師以妻子名義在校外開辦補習班,違規收費5.06萬元;湖南省懷化市芷江縣一中組織高二年級利用早晚自習和周末時間補課,共收費52.95萬元。6起案件及相關責任人都已受到處理,違規收費退回。
陜西:適應課改發展需要
穩步推進中小學電子書包試點工作
本刊訊(記者孫永濤 通訊員 賀粵軍)日前,從陜西省中小學電子書包現場交流會上傳來喜訊:安康市石泉縣兩河初級中學電子書包試點班在全縣期末統考中名列第一,比全縣平均成績高出55分,比本校對比班平均成績高出38.44分,試點班的平均分、優秀率、良好率綜合評比都排名全縣第一,優秀率、良好率比全縣分別高出13個百分點和8個百分點,這是學校近十年來從未取得的好成績。
石泉縣兩河初級中學是一所山區農村鄉鎮學校,2011年被省電教館確定為“陜西省中小學電子書包試點項目”20個試點學校之一。作為一個辦學條件較差、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資源欠缺的山區農村學校,為何成績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兩河初中校長張守鋒說,主要是教育信息化帶動了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電子書包促進了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對于教師的專業水平、信息素養、專業發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學習方式變化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生興趣,學習興趣極大地提升,有力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快速提高。
據了解,陜西省中小學電子書包試點工作是從2010年陜西建成“陜西基礎教育專網”,搭建“陜西教育資源網”,在硬件環境和軟件條件基本具備之后,由省電教館組織省內專家經過三年研究論證,進行的一項探索教育信息化發展新路子的實驗。整個實驗由省電教館提出實驗技術方案,經省教育廳批準于2011年正式實施。據悉,在全國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電子書包試點陜西是唯一一家。全省確定了20所中小學(初中6所、小學14所,每市平均2所,城市農村都有)開展“電子書包”試點,參加學生1000余人,項目投入800萬元,為試點班搭建了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投影機、語音機、無線網絡等現代化的數字化課堂教學環境,依托“陜西基礎教育專網”提供電子教材、優秀電子教輔、地方課程電子教材及“新跨越”、“輔導王”等多種優質數字資源,有效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基于問題的學習、差異化學習、自主性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發展需要,改變和顛覆傳統教學模式的一項實驗。
為做好此項工作,陜西省電教館以探索信息化新路、堅持科研引領為項目實施方向,聘請教育部基礎二司、中央電教館領導和高校知名教授擔任電子書包工作顧問。省教育廳成立了主管廳長為組長、相關業務處室和單位參與的領導小組,還成立了教育教學各方面專業人士組成的專家組,經常指導試點學校開展實驗。開展了項目學校校長、實驗班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教師的應用培訓,廣泛研討和交流試點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及時解決信息化設備出現的問題。教育部中央電教館已把陜西“電子書包”項目列入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此外,陜西還設立了24個子課題,由試點學校和專家組承擔,深入研究“電子書包”在素質教育、均衡發展、教育公平、減輕課業負擔、新媒體新產品應用、學生視力影響、漢字書寫能力、新型課堂教學應用、優質資源共享、學科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的實際效果,用實驗來科學、客觀、公正地回答社會和家長關注的學生視力影響、綠色網絡環境及漢字書寫能力退化等憂慮的熱點問題,用實驗來驗證教育界普遍關注的書包減負、媒體應用、教學模式、資源應用等問題,探索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子。
陜西省教育廳:關停無證幼兒園需提前半年發通知
陜西省教育廳近日要求,對無證幼兒園實行分類管理,具備條件的可頒發辦學許可證,而不是“一刀切”關停。同時還提出,對無證園發布擬關停通知書應提前6個月,并做好學生分流,以減少學生及家長的損失。
對已經符合辦園基本標準的無證園,要督促舉辦者盡快申請辦學許可證;對辦園規模、辦園條件與基本辦園標準差距較小的,要進行積極扶持,督促舉辦者加大投入,積極整改,待達到基本辦園標準后可予頒發辦學許可證;對規模條件適中、沒有安全隱患的無證園、無證教育培訓機構,要限期整改,指導其進行資源合并、整合,力爭早日達到辦園標準;對規模小、條件差,辦學行為不規范或有嚴重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關停,同時妥善安置在園幼兒。
陜西省教育廳要求,各市(區)教育局要通過官方網站、主流媒體,定期發布無證辦學預警信息,必要時果斷采取措施,移交公安或綜治等部門強制取締。
西安公辦高中擇校生執行三限政策
擇校費最高2萬
西安市教育局近日公布了高中收費政策,仍延續今年春季公布的收費標準,取消公辦普通高中借讀費,擇校費每生三年最高不超過2萬元。
公辦普通高中行政事業收費包括學費、擇校費、住宿費。代辦費項目包括課本費、學生健康體檢費、普通高校報名考試費。服務性收費項目包括自行車保管費和伙食費。
省級標準化高中每生每學期學費為800元,城市普通高中350元,農村普通高中200元;職業高中文科每生每學期700元,理科900元。
招收擇校生執行“三限政策”(限人數、限分數、限錢數),其中擇校生比例不能高于招生計劃的20%,擇校生分數線控制在該校統招線下30分以內,且不得低于普通高中錄取控制線。省級、市級標準化高中及普通高中擇校費,每生三年最高分別不超過1.5萬元、1.2萬元和0.9萬元。另外,西安中學、西安高級中學、西工大附中、陜師大附中、西安交大附中、西鐵一中、長安一中、西安市83中等8所學校,擇校費標準為每生3年不超過2萬元。擇校費可開學入校時一次性收取,也可分學期收取。公辦高中按照規定收取擇校費后,不得再收取學費。
住宿費,城市學校每人每月20元,農村學校每人每月10元,公寓制管理的學校按西安市物價局核準的標準收取。代辦費方面,課本費按照省物價局和新聞出版局規定的印張價格核定后的單本零售價收取;學生健康體檢費,高中一年級新生每生每學年25元,其他年級學生每生每學年20元;普通高校報名考試費每生每次95元。服務性收費方面,伙食費由市物價、財政、教育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按實際成本核定;自行車保管費每輛車每月不超過5元。
民辦高中收費執行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國際合作課程班和德、日、法語課程班執行物價部門審批的收費標準。(西安晚報)
西安市2013年教育資助工作啟動
最高可申請7000元
記者從西安市民政局獲悉,西安市2013年教育資助工作正式啟動。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農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困難家庭女學生等人群,將能申請到1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一次性教育資助。
據了解,西安市教育資助工作是為了有效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資助對象包括三類人群:1.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通過普通高考,被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和專科院校錄取的國家計劃內統招生;2.城市低保對象中殘疾學生通過普通高考或中考,被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和專科院校錄取的國家計劃內統招生及高中生(含中專和技校);3.農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困難家庭女學生通過普通高考,被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和專科院校錄取的國家計劃內統招生。
教育資助為一次性資助,資助標準為:城市低保對象:本科生資助7000元,大專生資助5000元;城市低保殘疾學生:本科生資助7000元,大專生資助5000元,高中(中專和技校)資助3000元。農村五保對象、低保對象:本科生資助7000元,大專生、高職生資助5000元,中專生、技校生資助3000元。農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困難家庭女學生:本科生資助3000元,大專生、高職生資助2000元,中專生、技校生資助1000元。
教育資助實行屬地化管理,城市低保對象到戶籍所在地區縣民政部門申請辦理。城市低保對象殘疾學生到區縣殘聯申請辦理,由殘聯審核并做好認定工作。農村五保對象、低保對象到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辦理,由鎮(街)審核,區縣民政部門審批。農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困難家庭女學生到戶籍所在地鎮(街)計劃生育部門申請辦理,符合條件的由計生部門出具認定證明,區縣民政部門審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