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中體育教學的總目標是以“終身體育”與“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在快樂中掌握鍛煉方法,增強學生體質。體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爆發力、柔韌性和協調性等,逐步培養其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的集體意識,形成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使學生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一、 注重專業的引導

體育教師健壯的體魄、富于幽默的談吐、洪亮的口令以及出眾的組織才能,以及對專業的高度熱情、良好的運動能力等等,這一切不僅使體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形成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學生具體生動地看到了體育鍛煉的效果,產生模仿的愿望,從而引發學生努力上好體育課的熱情和興趣。特別是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運動能力,良好的運動能力是指教師正確、優美、輕松和熟練地示范動作,以及擁有良好的運動成績。首先以跑步為例,教師示范一個簡單的“起跑”動作,要動作協調、流暢,給人美感,學生就會十分羨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學習以及練習過程中就會十分認真,且表現出很高的興趣。教師要很好地利用自身的條件,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鍛煉,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展現出最佳的精神風貌,對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吸引和影響每一個學生。

二、 增強體育教學的游戲性

好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老師的任務就是保護和發展他們的體育興趣。而體育游戲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生動而活潑,還能鍛煉身體,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經常運用競賽和游戲的方法,適當地編排一些競賽性游戲去練習,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創造熱烈的體育氛圍。如在“投擲”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比賽射紙飛機,比比誰的飛機飛得高、飛得遠,學生都特別感興趣,很快就進入了投擲訓練。通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樂、樂中思,使學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體現。豐富多彩的課堂游戲避免了動作練習的枯燥和單調,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增添了其樂無窮的新鮮感,從而達到累而想練,疲而不厭。

在具體指導學生進行鍛煉時,我還經常把體育鍛煉和游戲娛樂結合起來。比如一邊練跳繩,一邊教小學生們唱兒歌。再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我由一個滾動練習的游戲開始,首先讓學生認識動作正確的重要性,然后進入學習部分,大部分學生一開始就被游戲吸引而注意力集中,興趣也被激發了出來。

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課堂教學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要指導學生“會學”知識,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能較快地獲取知識,更透徹地理解知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信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1.教給學生自覺學習的方法。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要把體育學單一地理解為只是為增強學生體質服務,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覺學習、自覺鍛煉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練通行,自學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要因地制宜的組織學習材料,使教材中圖案、文字的表達方式能夠符合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達到自覺鍛煉的目的。

2.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體育教學是的知識結構雖然相當復雜,但知識間往往存在著某種類似或相同的成分。在安排練習時既要考慮到學生身體的素質,又要考慮到學生自身掌握的知識體系的差異性,同時又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練習方式,所以教師在教給學生練習方法時,應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而定。如引導學生嘗試自練,來體會動作的難易點;啟發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的小組練,來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達到練習的效果。

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研討的學習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是我們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