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引導學生回歸純真本色,展示他們對世界萬物的獨特解讀,完成低段寫話到高段寫作的順利銜接呢?我試著從方法路徑上進行探索,以期找到寫話訓練的切入點,從而獲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現學生的想象能力的通關密碼。

一、說說寫寫

寫作是說話的書面形式,“說什么?”“怎么說?”成為低年級學生鍛煉說話、寫話能力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遵循“看-想-說-寫”的順序,利用插圖指導學生先按順序看好圖,看懂圖,在此基礎上抓住重點,進行口頭表達訓練。比如:蘇教版第三冊《識字5》,課文把與“冬天”相關的一些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組成韻語,教學中結合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在學完課文中的生字詞后,指導學生觀察文本插圖,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出了這樣的話:“北風可真厲害,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有的學生說出了一兩句,有的學生說出了一長段,紛紛把對冬天的直觀感受和想象的世界表達出來。學生的內心是豐富,表達也如冬天的雪花靈動、飛揚。這樣做既可以使大家互相交流對畫面的感知,相互填補彼此頭腦中的空白,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說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把自己說的內容寫下來。剛開始要求他們用幾句話寫清“什么時候、誰、在哪兒、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就行了。隨著學生閱讀量的慢慢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再引導學生把內容表達得更完整、更生動。從說到寫,給了學生一個思維準備的過程。等到學生的思維已經在說話的過程中有了一些內容,理出了頭緒,寫話就水到渠成了。

二、玩玩寫寫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的玩耍多以游戲方式進行。玩耍也是孩子的一種社會適應行為和學習方式,因此玩耍是有教育功效的。從游戲玩耍切入寫作,就是一種很好的寫作訓練形式。將一定的寫作教學任務、教學目標與游戲玩耍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說話”、“寫話”。大自然是學生體驗、玩耍的最佳課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風雨雷電、小生靈都是學生親近的對象。教師可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春天來了,帶著學生去摸一摸鮮嫩的柳芽、聞一聞迎春花的清香、躺在帶著露珠兒的草地上,感受春雨的安靜與輕柔……當學生在這多彩的自然界,自由地徜徉時,“心之所至,境由心生”,一句句充滿春天氣息的話語像雨后春筍一樣,在孩子的筆尖流淌:“柳樹伯伯是一位了不起的魔術師。一到春天,他的胳肢窩里就冒出了嫩嫩的小芽芽。”“雨點落在草葉上,在草葉上翻跟斗!”……這些屬于孩子的個性化文字正表達了他們對大自然的感悟和熱愛。

三、演演寫寫

《新課標》強調作文要“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喜歡模仿,常常把動畫片和電視上看到的內容在生活中加以仿照。說話寫話教學可以特別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觀察,進行模仿。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寫話能力。如蘇教版的語文第四冊有個寫話訓練《聰明的小羊》,要求學生根據插圖續編故事。教學中,教師制作了“flash”動畫,再現了故事的開頭,“一只淘氣的小羊遇到了大灰狼……”然后提出問題:小羊與大灰狼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小羊想了什么辦法去騙大灰狼?最后小羊脫險了嗎?“flash”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全身心沉浸在教師創設的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中。你一句,我一句,爭著把自己的想象說出,編出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這時教師請學生自由組合,戴上頭飾,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把續編的故事演出來。學生情緒高漲,很快進入情境之中,不僅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揣摩出小羊和大灰狼的表情、動作、語言,逼真地把這個故事再現出來。這時,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把這個故事寫在作文本上。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寫出來的故事精彩紛呈。

小學低年級寫作教學訓練的切入路徑十分寬廣,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采取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言,讓孩子們在自由表達中獲得寫作密碼,順利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