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課堂成為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那么如何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構建高效物理課堂的體會。

一、精心備課

備好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在新課程理念下,首先教師要研究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設計教學。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差異,做好分層教學,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成為教學的主人。其次,教師要充分研究和開發教材,制訂合理、恰當的教學目標。教材雖然是專家編寫的,但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素材和教法,有些不適合學生實際的內容可以刪除,部分內容也可以修改。同時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把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要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歸納、提升和再創造,進行二次備課,形成個性化教案。

二、創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民主和諧、充滿樂趣的課堂氛圍,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師首先應該轉變自己的角色,能夠蹲下身來,從課堂的統治者轉變為同學生平等的主導者。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始終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質疑、爭辯。教師要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因材施教。教師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出現在課堂上,以昂揚的激情去激活學生的創造熱情,用自己的語言、手勢、目光、神態、合理工整的板書、正確的演示實驗、恰當的形容、精妙的點撥和積極的評價手段,進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為學生提供敢想、善思、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以創造者的身份進入到課堂教學情境中去。

三、構建問題情境

新課程追求以問題為紐帶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以問題為中心,精心設問,構建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以學生的問題為契機,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要使問題發揮最大效能,教師設問時應考慮以下幾點:1.問題的生活性。物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必須將問題置于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2.問題的層次性。教師設問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各有發展。3.問題的橋梁作用。問題設置要層層深入,一環緊扣一環,引導學生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

要打造高效物理課堂,課堂練習是一個關鍵環節。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1.課堂練習要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在學生認識的轉折點上下功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可能出現的問題加以練習。2.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做到因材施教。3.課堂練習生活化。這樣學生就會有親近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因此教師要對傳統題型進行改造,使其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當今科學發展。4.課堂練習要少而精。教師必須在課前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具有代表性、針對性、難度適中的練習題,要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使學生每練一道題都有收獲。在練習時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反思、總結。

五、發揮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目前,多媒體技術已成為打造高效課堂的有力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突破傳統教學的桎梏,輕松地使“場景”再現。如在講授 “圓周運動”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過山車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以增強實驗效果,提高學生觀察能力,使課堂教學的時空得以延伸和放大。如“多普勒效應”中,學生對聲音頻率變化規律難以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觀察者運動波源不動、波源運動觀察者不動及兩者皆動等多個動畫,觀察其變化規律,簡單明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根據教學實際反復推敲,設計出切實可行的課件,防止濫用多媒體技術。

總之,高效物理課堂的打造是我們一線物理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需要廣大教師不斷地學習新課程理論,更新觀念,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構建充滿活力的高效物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