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提出,以活動為載體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語文課程融入到歷史文化、人類生活的大背景中,并與自然世界、科學世界、自我世界、社會實踐、其他學科密切接軌。

如何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新學習方式,減輕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實踐能力,一直是我們熱切探尋的目標。

一、 與時俱進,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努力充實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緊跟時代的腳步,發(fā)展興趣,拓寬視野,擁有活頭源水,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而這種學習的行為也能潛移默化地帶動學生,促進他們樹立學習意識,形成學習習慣。

二、尊重主體,在激發(fā)興趣中挖掘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時,給予學生自主權。 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放開手腳,相信實施實踐活動的主體——學生,給他們自由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靜觀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確定活動的主題,確定小組,自己分工,自己搜集資料,整理材料,自己主持活動,自己決定匯報形式,這種前所未有的開放式教學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熱情高漲。

三、 授予方法,在教師引領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綜合性學習屬于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其研究領域是非常廣泛的,同時涉獵的知識面廣,再加上學生年齡特點,開始接觸這種學習方式,絕對的獨立完成存在很大的困難,學生活動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引導,使綜合性學習處于放任自流狀態(tài),就會降低綜合性學習的質量,學生難以從活動中得到預期的鍛煉。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授予方法,引領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四、提供舞臺,在觀點碰撞中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促其大膽表達,讓他們在激烈的觀點碰撞和思維沖突中,提高語言表達、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以及思辨能力。

五、參與活動,以朋友的姿態(tài)為活動注入活力

教師只有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往,才能與學生建立友好融洽的關系,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來。另外,在活動中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達到教育無痕,引導無痕。

六、學科整合,以不拘一格的匯報形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實際運用”。就是要在教學活動中以語文學科為出發(fā)點,運用各科資源,開展跨學科活動式教學,這也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學習方法。正是因為綜合性實踐活動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所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等。在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及活動匯報時,我努力引導學生尋找學科交叉點,溝通協(xié)調,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有機整合,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七、注重過程,讓多元評價方式成為學生獲得自信,敢于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

在語文綜合性活動中,我更多的關注過程,注重多元評價,不以結果論英雄;注重評價的反饋、診斷和激勵功能,評價態(tài)度上,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在評價內容上,既肯定學習的結果,又鼓勵自主合作;在評價視角上,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在評價標準上,以個體縱向比較為主;在評價方式上,采取自評、小組互評、家長參與、評委投票等多種方式,旨在一次又一次鼓勵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獲得自信,不斷進取。

語文綜合性學習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這樣一方廣闊天地。我們教師也將積極探索研究,以積極的姿態(tài),主動轉變角色,整合教材,提高課堂效率,努力讓語文綜合性活動成為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讓綜合實踐這一支點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的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