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學應讓學生感受體育美
作者:陜西省漢中市龍江中學 郭有成
發布時間:2013-08-22 18:11: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適應新課改,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在理論教學中,應針對以上情況,結合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是怎樣增強體質的”、“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冬季體育鍛煉的好處”、“鍛煉身體的幾種主要手段”、“運動創傷的預防和處理”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對體育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
很多學生希望對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讓這些運動 項目成為自己業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體育理論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并根據學科教學進度及單元計劃,結合所教運動項目的內容,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其技術理論,學會自我鍛煉的方法,而且還要向學生講解各個運動項目的比賽規則,介紹裁判方法。使學生將來不但能夠參加組織比賽,并通過他們向社會宣傳體育,帶動和促進我國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與普及。
二、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進行體育理論教學時,應認真備課,在課堂講授中做到語言精煉、生動有趣、板書工整、圖文并茂。充分利用體育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豐富生活的特點,通過生動有說服力的事例和數據向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并結合體育史及歷史典故,講解籃球運動的產生、馬拉松的起源、足球運動的發展,奧運會、亞運會簡況、小型球類比賽的組織方法等,讓學生掌握更 廣泛、更深入、更全面的體育理論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體育的目的、任務,提高學習體育的興趣、帶著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正確的學習動機上好體育課。定期進行考核,引起學生重視。體育教師對學生定期進行理論考核,全面了解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的情況,以便更好地促進教與學的配合。
三、把握教學要點,注重動作示范
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它是教師通過具體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所要學習的動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要領的方法。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而中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直接的感性經驗作支持。因此,體育教學中正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正確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形體美、力度美、嫻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產生學習體育技術動作的極大興趣。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要過硬,應該是動作的典范。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的影響下,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從而提高學習動作技能的積極性。我想,這種積極性就來源于欣賞,反之,學會了欣賞,這種積極性就會油然而生。長久下去,形成良性循環,即便沒有更多的說教,但對于美的一種欣賞能力會在不言中逐步提升品位。
四、培養體育情趣,感受體育之美
在體育教學中,器材因素對教學效果、學生的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提高與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和限制。如果在田徑項目考核中,選用技評與運動成績結合的標準,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會重視先進、正確的技術動作,而不是一味地只顧追求運動成績,而忽視技術動作的學習。目前在中學鉛球的教學中,鉛球的重量為3公斤,因為鉛球標準重量對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學生來說確實太重了,容易動作變形,在技術教學中無法學習先進的技術動作,仍然只是要求學生掌握側向滑步投擲。其結果,必然造成鉛球運動水平和成績普遍較低,并且容易使學生對鉛球項目學習失去興趣,更談不上自覺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適當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強學習先進的技術動作,如鉛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轉式投擲技術,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評考核的方法,那么學生就會增強對鉛球技術動作的學習和練習,在提升動作質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術動作為本,使動作質量更高、姿態更美、技術更先進,為今后有機會從事專項訓練和比賽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我認為,中學的體育教學中,適當降低器材標準,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先進的技術動作,利大于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培養青少年既有完美的身體,又有追求上進的精神,體育教師必須擔負責任,在培養學生健美力和諧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