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對我省小學語文賽教的思考
作者:陜西省漢中市教研室/陜西省洋縣教研室 劉曉玲 張定華
發布時間:2013-08-21 10:21:3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為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提高全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2011—2012年連續兩年,陜西省教育廳在西安舉行了中小學教師賽教活動。省上賽教的內容與方式與以前的賽教相比發生了許多變化,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許多引領與思考。在2013年賽教活動開展之際,筆者試就小學語文賽教相比必須關注的幾個方面,談點初淺的思考,以期與大家共勉。
一、要全面準確把握學段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決定著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優劣。省上賽教相比,上課年級不再是由參賽者自選,而是規定在四五兩個年級抽簽決定上課年級和順序。在這種規則下,絕大多數參賽教師能根據課標要求,準確制訂教學目標,緊扣學段特點進行教學,體現出參賽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準確把握和熟練運用。有的沒有教過這兩個年級的參賽教師感到要求太高,出現了對學段目標把握不準的情況。如在答辯環節,評委就學段目標提出有關問題時,有的選手不能準確回答或答不上來,課堂教學出現了目標不明、目標缺位或教學不到位的現象。因此,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認真研讀課標,不僅要準確把握各學段的目標并能熟練運用,而且要搞清楚學段間的聯系與區別,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注重教學的階段性同時又關注教學的連續性,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二、要不斷提高文本解讀能力
教育專家沈大安老師指出:教師要上好一節閱讀課,有三個關鍵:一是對文本要有正確深入的解讀;二是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三是靈活機動的課堂實施。語文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文本解讀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文本解讀,已成為制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高低、課堂精彩與否的關鍵。省上賽教,要求參賽者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獨立備課,備課時只許帶課本,不允許帶教參、U盤等任何輔助資料。這對于平時備課習慣于借助資料和有賴于他人協助賽教的老師來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與考驗。備課室提供電腦(不能上網),備課一小時半后提交教案和說課稿,隨即說課、上課,這些規定和要求,比以往賽教對選手的要求明顯提高,許多參賽教師憑借自己豐厚的教學經驗,現場備課、上課,對文本的解讀準確、到位,顯示出較強的文本解讀能力。
三、要強化效率意識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學永恒的主題和追求。省上賽教,規定選手上課時間為30分鐘,這對習慣于40分鐘教學的老師們來說,如何省時高效地進行教學又是一個重要的命題。許多參賽老師的教學,依據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改變以往面面俱到、蜻蜓點水走過場式的教學,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導課簡潔,直奔重點。精心設計問題,拓展恰當、適度;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簡便、實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呈現教學過程,由教知識向教會學生學習轉變,體現了簡簡單單教語文,樸實、真實、扎實的教學風格。
四、要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基本功
省上賽教,課前不允許見學生,因此教師組織教學和課堂調控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許多教師以先進的教學理念,良好的教態,創設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駕馭課堂,語言準確具有啟發性,板書字跡工整、美觀,顯示出了較高的教學素養。但也有少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不強,如有的在教學中板書出現錯字、別字,書寫筆畫、筆順不規范;有的教師語言表達不夠準確,不能有效進行互動,缺乏有針對性和差異性的評價等。
總之,我們應以賽教為契機,加強教學研究,強化教學目標意識和效率意識,加強教師的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我省小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