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的推進策略與體會
作者:寶雞市渭濱區寶橋小學 白浩
發布時間:2013-07-15 13:36: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寶雞市寶橋小學是一所省級示范小學,自2011年3月份開始開展教改實驗,通過兩年的實踐探索,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初步轉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學校德育深層推進,學校管理逐步優化。
一、加強教師思想引領是深入推進教改實驗的先導
自開展教改實驗以來,我們始終將教師思想引領工作作為主要工作去抓,在不同的階段,學校都會立足試驗中的癥結問題,確定思想引領內容。
一是要認識到本次教改實驗,不同于過去任何形式的教改實驗,是推倒重建式的“舊城改造”,是由“教中心”向“學中心”的轉變。很多不到位的環節如果不及時調整優化,就依然會無限夸大“教”的作用,導致學生作業量不減反增,負擔加重。實驗結果與預期目標背道而馳。
二是要認識到高效課堂看是課堂教學改革,其實只是從課堂出發,本質上是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根本轉變,是人的轉變。要搞好教改實驗,必須引領教師在教育觀念上實現三大轉變,即:以師為本轉變為以生為本,以教為本轉變為以學為本,以知識為本轉變為以素質為本。
三是要認識到本次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課堂教學僅僅是高效鏈上的一個環節,我們要以現代教育價值觀的重建為核心,對學校的文化體系,師、生評價體系,管理制度與管理方式進行重構。我們要把高效課堂的理念、學生學習合作小組建設理念引入教師年級組管理,建立分工合作、互助合作、監督合作的井然有序的機制。
四是要認識到寶雞地區各縣區的教改實驗已經搞得風生水起,已經形成了一種燎原之勢,我們只有積極探索,才不會落人之后。
二、轉變理念、先學后導是持續推進教改實驗的前提
面對教改實驗中暴露出來的教師做得不到位之處,我們多次召開問題分析研討會,最終發現,許多問題最終可以歸結到教學理念轉變不到位上。為此學校圍繞“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教改實驗”進行研討。
經過討論,全體教師認識到了:多年來我們在教學中一味地追求講的正確、完整、生動,一味地把教師的講解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
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本次教改實驗所提出的“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的核心理念實際上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而又被我們以往所遺忘的教學原則,這就是:教學應該教學生不會的東西。教學中應該先通過學生的學,把學生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困惑、問題充分的暴露出來。然后教師依據學生的問題再相機誘導,方可取得高效教學。
三、學習培訓、實踐研討是持續推進教改實驗的關鍵
本次教改實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我們多年來所固有的教學模式的顛覆,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學習、實踐、研討有機結合,邊實踐、邊研討、邊完善,逐步使他本土化、特色化、實效化。
為此,我們按照“學習培訓先行——探索研討跟進——總結提升相繼開展”的思路。提出圍繞“一個中心”,把握“兩個原則”,加強“三項教研”,優化“四個環節”開展教改實驗。
圍繞一個中心:就是圍繞“減負增效、提升質量”這一中心。
把握“兩個原則”: 一是“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生進師退”的理念原則;二是把握好“通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質量”的原則。
加強“三項教研”:一是加強教研組教研。要求教研組長、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充分發揮好自身的業務特長,尤其是在一案兩單的開發過程中做到資源交流共享,發揮好組內教研領頭雁的作用。二是加強組際教研。要求教導處想方設法搭建校內教研平臺,增強教研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定期開展課堂教學觀摩研討。三是加強校際教研。學習外校寶貴經驗,聘請專家開展引領工作,促進本校的教改實驗。
優化“四個環節”:一是優化“一案兩單的研制”環節,二是優化“結構化預習”環節,三是優化“小組合作交流”環節,四是優化“多元化展示”環節。
圍繞以上環節,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學校圍繞教改實驗,對實驗教師進行了專題理論培訓。為深化理論學習,學校將九月份確定為“教改實驗理論學習月”,將2012年確定為理念提升年,先后組織教師觀看魏書生、李炳亭、高俊英專家報告,聘請市區專家領導結合高效課堂給全體教師作專題報告。
二是先后四次召開全體實驗教師研討會,學校下發征求意見表,讓教師暢談自己在試驗中的困惑,征集教師在教改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專題,圍繞“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問題進行研討。
三是學校選拔教研能力強的骨干教師組成學生培訓小組,對全體學生分年級進行了專題培訓。
四是組織開展實驗教師研討賽教活動,在教師中積極營造鼓勵探索者,寬容失敗者,獎勵成功者的氛圍。為此學校淡化比賽成績,打消教師在成績上的顧慮,加強評課議課工作,邊賽邊改,使賽教呈現出今天的課比昨天的課有創意,明天的課比今天的課更科學、更規范的態勢,在賽教過程中,學校及時召開研討會,圍繞“現階段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等進行專題研討。
五是借力使力,促進教改實驗。從2011年4月份至今,先后有40余所學校來我校開展教改實驗課堂教學交流,總人數達到1277人次,學校先后承辦了渭濱區教改實驗啟動推進會,寶雞市首屆教改實驗校長論壇。學校引導教師將每一次兄弟學校來聽課當作鍛煉自己、接受同行指導的機會,用心展示,虛心接受指點,努力提升改進。
六是開展班級“爭優創先(爭當優秀學生,創建先進小組)”活動。2012年9月份我們將實驗過程中探索出來的高效課堂小組建設辦法向學生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并制訂下發了班級活動方案,正式啟動“爭先創優”活動,各班按照學校要求,組織學生討論,研究制訂本班學生自主管理班級評價辦法,在此基礎上學校選取六個班級進行了全校性評價辦法交流會。12月份,學校召開評比表彰大會,對全校12個優秀學習小組、36名優秀學生進行了全校師生大會表彰。
七是優化班級文化建設。為此,學校以“班級文化以生為本,所有文化都是學生文化,把班級建成學生的精神家園”為指導思想,利用暑假投資6萬元精心打造班級文化,一是給18間教室墻壁均貼上了衛生瓷墻裙;二是對教室內四周的墻壁進行了粉刷;三是對教室內的標語全面更換,以“勵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人處事教育”為主題,精選、編寫多元化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易讀易記的名言警句;四是以“成長的足跡”為主題、以班級為單位精心打造班級文化墻,給學生設制展示交流園地。
四、幾點認識
1.課改的關鍵是“改課”,改課的重心在“改學”。我們的教改就是要抓住“學生如何學,教師怎樣導”這兩個關鍵問題大做文章。
2.教改實驗不是否定結果,而是要把結果的實效性和學習過程的合理性有機地結合起來,要符合教育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優化我們的教學過程。
3.學習過程中,有些東西也許與考試的內容無關,但對學生來說卻是終身發展最為有用的。
4.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起點,也是學生學習的終點,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本次教改的核心就是要將知識問題化。
5.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推動學生整體進步的原動力與火車頭,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真正地建立起來,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6.高效課堂中要徹底轉變教師角色,教師在課堂中要實現由關注知識向關注學生轉變。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技能;既要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有分歧,也要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規范;既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否有缺陷,也要關注學生是否有獨到的見解、閃光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