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于2011年啟動,2012年全面實施,舉辦了“素質教育校校行”活動,2013年遍地開花,亮點紛繁,對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從總體情況看,該縣的校園文化建設核心特色初具雛形、措施落實基本到位、精神體系逐步形成、環境文化全面改善、制度文化不斷完善、活動文化內容日益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

一、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筆者在旬邑中學了解到:學校能緊密結合實際,提出了頗具特色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形成了以“洵通”為核心、以“洵美成奕”為理念,以“德美智通”為校訓的旬邑中學理念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隊伍文化、制度文化識別系統,并能立石刻碑昭示師生??h職教中心從服務地方經濟的視角研究教育,從學校自身的條件分析發展路徑,形成了“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的辦學理念,張洪中學確立了“為學生成功的人生做準備”的校訓,制作板牌豎立在教學樓前,時時刻刻激勵學生走好初中三年每一步。太村鎮小學確定了“求真、唯美、博愛、進取”的校訓。太村楊坪小學提出了“一筆一畫練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校訓,很有特色,值得其他學校學習和借鑒。寫字要練好一筆一畫,當它變成了一個辦學的理念,實質上就是要引導學生和教師寫好人生的一筆一畫,一生一世做真人。所以當把寫字書法技能的教育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上升到人文的教育,一筆一畫變成了一個一生一世的價值觀。職田鎮小學把弘揚紅色傳統作為主線,把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發展作為重點,形成了“為學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基,為教師的事業和人生添彩”的辦學理念。上官莊幼兒園打出了“仁愛”文化的理念,處處洋溢著仁慈和關愛,園內活動充滿了強烈的規則意識和游戲化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職田中學馬欄九年制學校、清塬中學,銘有校訓、譜有校歌,秉承了“一切從學生中來,一切回到學生中去”的理念,將校園文化建設視為師生共同創造的成果,共同成長的途徑。

二、創新形式豐富的載體展現校園文化

旬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既重“文”又重“化”,創造一種積極向上、健康和諧、善教樂學的校園生態,讓生活在其中的師生得到浸潤,由內向外散發文化氣息。旬邑中學、太村中學、土橋中學,積極構建學校的和諧文化,教師隊伍的奉獻文化、反思文化、學習文化、執行文化、團隊合作文化,師生的活動文化、社團文化、禮儀文化、創新文化,班級小組自主管理文化等等,從而真正讓校園文化體現在師生的舉手投足間,體現在師生的良好精神狀態中。原底小學開辟了學生展示的各種園地,設計了校園圖書角、學生作品展示柜,設計了文化墻,使學校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園地。職田中學、逸夫小學還通過編寫生態、文化校本教材,開設校本課程,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文化、德育活動,培育了健康向上、獨具特色的精神文化。職教中心、城關中學、太村中學、土橋中學、赤道中學、湫坡頭中學等建立了校史室,發揮校史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教育。馬欄九年制學校、齊心九年制學校、職田中學、職田鎮小學“打造紅色文化,弘揚馬欄精神”,編寫了《可愛家鄉》校本教材,旬邑中學圍繞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感恩、學會做事,編寫了校本教材系列叢書。講故事,唱紅歌,開展紅色系列教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大亮點,值得其他學校借鑒學習。赤道中學校園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文化浸潤深刻。底廟中學開辦“綠色校園,低碳行動”教育專欄,傳播綠色理念,倡導健康生活。職田中學的管理文化、科研文化、視聽覺文化很有見地,太村中學、土橋中學制度文化特色明顯。底廟鎮小學的學生管理資料健全完善,分類細、底子清。

全縣所有學校都布置了文化展室,展示學生成長檔案和教師育人檔案,展示廣大學生繪畫、書法、工藝制作、小發明、小創造與作文方面的天賦成就,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樂于動手,善于創新。表現了莘莘學子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理想的追求。

三、以優美的校園環境烘托校園文化

旬邑縣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容校貌建設工作上呈現出了明爭暗賽的良好局面。太村中學、原底中學、張洪中心小學、原底中心小學全部硬化了校園;校園干凈整潔,規范有序,健康文明,學校面貌煥然一新,為全縣其他學校樹立了學習的標桿。不少學校把校園建設同美化和文化建設同步實施,建設景點,粉刷墻壁,增加文化氣息,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底廟鎮對全鎮10所小學的校舍進行了粉刷,新添標語牌20個。旬邑縣太村中學文化長廊開辟現代科技專攔。中心小學建立文化長廊50米??h機關幼兒園、第二幼兒園、上官莊幼兒園充分挖掘教職工的潛力,利用各種廢舊物品裝飾環境;開辟活動場所,營造了一個文化育人,溫馨舒適、童趣整潔的園所環境。職田中學建設文化長廊8大版塊67面文化墻,自成體系;樓面7個主題76塊有機玻璃宣傳牌,特色鮮明,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四、樓道、班級、工作室文化及特色活動盡展風采

樓宇文化顯特色。土橋中學、太村中學進行了樓宇命名,營造出豐富多彩的樓宇文化。張洪中學用教師格言、學生格言和學生書畫作品集錦裝點樓道和教室,別具一格??h機關幼兒園、上官莊幼兒園、職田鎮小學等校園的樓道文化是其顯著特色。一樓一主題,一班一特色,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起到耳聞目染,環境育人的良好效果。樓梯上圍繞“人文”介紹一些主題內容,讓樓梯成為學生學習的第二場所,每一縷空氣都發散出特有的文化氣息。逸夫小學精選制作《論語》、《三字經》、《弟子規》、旬邑人文等宣傳牌,用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教育學生;以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為主題,舉辦科普知識講座,開展科技幻想畫、電腦繪畫、科技小制作活動,形成了樓樓有主題,班班有特色,月月有活動,人人齊參與的良好育人氛圍。

班級文化展風采??h職教中心開展了班級文化建設專題講座活動,努力抓好班級文化建設,用最少的成本將本班教室文化特色展現了出來,讓每一面墻壁都變成了無聲的語言,讓每一個欄目都充滿著智慧、給人啟迪。有形的環境與無聲的文化有機結合,創造出了一片有生命感的教室文化天地,讓學生在無聲的熏陶、感染和鞭策中受到教育。原底小學的班級文化開展最早,特色突出。班級教室布置充分體現班級特有的藝術氣息,標語的選擇、書寫,板報、學習園地的設計、內容安排、插圖繪畫等無不體現著師生的匠心獨運和聰明才智。 “碩果累累”、“我愛寫作”等等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展示,表達了學生真摯的情感和心聲,展現著學生們智慧和夢想。各班還隆重推出班級之星,解讀講解班級文化,讓人印象深刻。職田中學、土橋中學、張洪中學、底廟中學、齊心九年制學校、鄭家鎮中心小學教室張貼勵志標語,設置了“心靈驛站”,書寫體現班級特色的口號、班主任寄語及學生心愿,每周創辦一期高質量的特色板報,完善了班級圖書角并豐富了各類圖書,進一步優化了教室環境,美化了學生心靈,豐富了學生知識。上官莊幼兒園布置了種植園、飼養角,每個教室裝點兒童化、趣味化,很有新意。

工作室文化得到重視。太村中學、鄭家中學組建了教師工作室,把老師的課改反思、誓言、教育語絲等展示在墻壁上,用辦公室記事、教師辦公室文明公約、優秀教師標準、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資料展現了教師們豐厚的文化氣韻和工作成果,展示了教師良好的教師的精神風貌。

特色展示增魅力。旬邑中學藝術展室作品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令人眼前一亮;藝術節活動豐富多彩,品位高雅。鄭家鎮小學大興活動文化,學生的棉絮畫制作、剪紙、果蔬拼盤制作等活動有特色、有水準,在手工活動中,學生參與的過程要比所獲得結果價值更大。城關中學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內容多、容量大、組織好。職田中學印制了《校園文化手冊》,學生每天一次的集體宣誓振奮人心。赤道中學學生的音樂、剪紙、書法展示水平較高,反映學校對學生特長發展的重視。城關小學的學生武術操表演、書法、電子琴展示有章法、有功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促進了學生在現實的大地、理想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奔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