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從好習慣開始
作者:江蘇省南通市竹行小學 單亞蓓
發布時間:2013-06-14 15:33: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本文從小學低年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原因,以及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這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產生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原因
根據調查和教學經驗,我發現我校低年級外來務工子女的不良數學學習習慣有以下三點主要原因:
1.數學基礎薄弱,沒有受過系統的學前教育。
由于幼兒園的收費相對來說比較高,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前教育,直接進入小學學習。有的孩子要從最基本的握筆、說普通話開始教起,導致他們書寫不規范,課堂上怯于合作交流等。
2.學習伙伴和學習環境等不穩定因素影響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環境的不穩定,流動性較大,他們經常更換和生活學習環境,經常處于一種陌生的環境中。當孩子在不穩定的環境中,有一段適應伙伴和學習環境的過程,學習習慣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外來務工人員在外打工,生活艱辛、經濟拮據,使得他們疲于生活、工作的壓力,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意識淡薄,缺少家庭教育理念與家庭教育觀。平時與學校、教師、子女的溝通與交流也是少之又少,教育的合力明顯不足。
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
1.低年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書寫習慣的培養策略。
(1)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注重書寫姿勢的訓練。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不僅有利于書寫的規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注重教師的示范作用。低年級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待人處事的方式、學習態度等。因此,教師必須時時處處以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和感染學生,做學生的表率。教師要從自己做起,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該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以及握筆姿勢。
(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注重激勵評價的策略。正確適當的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書寫習慣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贊揚,要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4) 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需要家長的配合。為了使孩子的書寫習慣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要求,協助老師對孩子進行一致、有效的養成教育。只有通過家長的日常督導,才能使教師、學生與學生家長三者的教育合力達到最大值,實現家校無縫銜接,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2.良好聽課習慣的培養。學生在課堂上能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聽課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要做好課前準備。課前準備包括課前預習和物質準備。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只要了解課堂所學的內容,準備好相應的學具。如在學習數的分成時,就要準備相應數量的小棒;在學習元、角、分時,要準備好人民幣等。物質準備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數學書、作業本、文具盒、學具等。只有做好各種準備,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才能更好地學習。
(2)培養良好的聽課習慣要注意力集中。低年級孩子的自我約束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讓孩子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僅僅靠口頭的要求,學生很難做到。教師要讓課堂內容吸引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才能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可以通過各種情境(如直觀情境、動手操作情境、生活情境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本來枯燥無味的數學變得有聲有色。也可以根據兒童愛玩游戲的特點,設計一些游戲,如在教學確定位置時,可以玩猜猜他是誰、我在哪里等游戲。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兒童身心發展的優勢,結合日常教學有步驟地進行養成教育;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的要求,使孩子更快適應環境,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