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及對策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第二中學 白潤山
發布時間:2013-06-04 10:30: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對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學習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進行細致分析,獲得些許對策,以期為教師更好地從事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一、當前中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分析
1.經濟發展的影響。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發生變化,農民工外出打工勢頭強勁。初中學生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盡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對在校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
2.教育改革的影響。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對于偏遠地區的家庭來說,一部分困難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加之如今就業的巨大壓力,很多中學生認為大學畢業就業難,而且前途渺茫,從而在英語學習上漫無目的,淡化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3.家庭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頗受溺愛,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而且家長常常過于寵愛,造成學生遇到困難后,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偏重生活享受。
4.學校教育的影響。在農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學生個性的培養。可是,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5.教師的影響。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部分教師教學藝術、教學能力、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滯后,對學生英語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英語學習的對策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郊區的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與城市學校相比,他們接觸的是相對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這種學習環境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縮小與城區學校的差距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師首先要盡量在課堂上使用英語,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用英語,如開展英語角活動,舉行英語辯論會、英語晚會等。
2.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應對初中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興趣、英語學習能力、考試心理、英語學習適應性等內容進行輔導,使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無權選擇學生,只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我們的學生,去熏陶我們的學生,逐步改變他們的學習習慣,使他們能對英語感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3.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學生自身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著教師,所以作為教者要能夠使學生佩服你、崇拜你,把你當作他們的偶像,自然對你所教學科產生興趣。但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絕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首先,必須使課堂氣氛活躍,因此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情緒,注重師生互動。其次,教師自身必須知識淵博、富有幽默感。如果講課中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那么就會深深地吸引學生。再次,專業知識要十分扎實,對教材要吃透。如果上課時能流利地使用英語教學,左右逢源,必然更易征服學生。第四,要與學生打成一片,真心地熱愛學生,關心他們的方方面面,師生之間心與心相通。第五,要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并善于調節自己的心理,要在學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要獲得學生的信任、愛戴和敬佩。
4.改善教師待遇,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教學滯后”問題。解決“教師教學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英語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改變和提高英語教師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以上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由于英語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因此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師,都要堅持不懈地投入精力和時間,不斷發現問題并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絕不能期望一蹴而就的短期效應,而應以學生的終身發展去規劃、去指導,為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而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