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體育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所處的地位比較尷尬,許多高職院校忽視了體育課的教學或是對體育教學缺乏創新精神和思考,因而造成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缺乏高職學校特色、與專業關聯度不高、過于注重競技體育、教學方式死板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降低了體育課程開設的意義,浪費了寶貴的課時資源,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今后的就業也缺乏幫助。筆者認為,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和其他課程的教學一樣,在符合課程體系標準的情況下,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開設不同的模塊,要體現出體育課程的實用性和職業指向性,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將來的就業作好準備。

【關鍵詞】 高職學校 體育教學 職業特色

社會發展需多層次的人才,高等職業教育為我國的經濟社會建設輸送了眾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這些人才成為了我國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的重要人力資源,因而,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企事業單位對于高職畢業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除了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對其精神面貌、身體素質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就顯現了出來,高職體育課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可以為高職畢業生今后的工作助力,因而在課程設置和教授上, 就必須突出職業特色。

高職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1.體育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教育要求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而高素質的人才不但應當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有著比較高的職業技能,更應當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學校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實現我國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戰略重點和基礎。

2.體育教學是提高高職學生素質的需求

許多學者對當代人才應具備的素質有不同的表述,但歸結起來,不外乎是思想、政治、道德、文化、專業、身體、藝術、心理等素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用人單位對用人要求的不斷提升,社會對勞動者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比較重視。強健的體魄能夠帶給高職院校畢業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使其能夠精神飽滿地進入到工作中去;體育教學還能培養高職學生的團隊精神,不斷提高其團隊合作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升其抗壓的能力。總之,高職學校的體育課程不但能夠起到體育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還能讓學生體會到體育精神,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其今后發展助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高職學校體育課的開設是體育終生教育的關鍵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高職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大鍋飯”式的課程編排

在我國,目前不論是中小學體育,還是高校體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編排課程的。在高職院校,為了課程編排的便利,會將一些不同專業的同學編排到一起進行學習,如果采用選課系統進行選課的話,甚至會出現一堂體育課上,學生來自許多專業的混亂局面。這樣的課程編排對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來說固然有一定的好處,然而,各種不同專業的學生混雜在一個班級里,對于教師制訂課程內容,把握課程重點的過程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試想一旦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與體育專業的學生被分到一個班級進行學習,那么課程該如何開展呢?恐怕每個體育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十分為難。因此,體育課上所有學生常年“吃大鍋飯”的情況會給體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問題,這是不容忽視的。

2.高度單一化的教學內容

誠如上文所述,諸多高職院校出于種種原因不得不將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混編到一個班級里進行體育教學,這就使得教師難以把握教學內容。另外,我國作為運動項目的素材非常有限,小學學、中學學、大學還在學的重復的教材內容比比皆是。因而,在以上幾項情況綜合影響之下,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往往選擇這樣的解決方式:將課程難度降低,只做最簡單的體育學習,從而照顧到低水平的學生。于是,在這一“木桶原則”的指揮下,筆者經常能夠發現,高職院校所有課程的體育教學的內容往往只有跑圈、伸展等基礎性練習,進行完之后學生自由活動,以至于一些對體育感興趣的同學發現課堂上學不到什么實際內容,漸漸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這種對于學生訴求的忽視直接造成了體育課的惡性循環,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和體育運動知識常年局限在一個層次上,同時也浪費了學校的體育教學資源。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突出職業特色之路徑

1.按照專業類別進行課程編排和班級設置

課程編排和編輯設置對于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編排來說也是一門學問。上面論述中,筆者對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打亂班級和專業的課程設置并不適合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誠然,我們應當認識到高職院校與本科教育的區別,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學校學習,其學習的內容和就業方向的指向性都非常強,其教育內容以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為主,以理論為輔,對于有些專業來說,體育課程中的一些項目就是其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或者會成為其更好地進行工作的基礎。

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空乘專業的學生可能以女性為主,工作上對于自身氣質和形體的要求都比較高,因而其體育課程的內容設置也應當與其職業特點相契合,就不宜將班級學生分離開來進行授課,也不宜讓其他專業學生參與到其體育課中來,應當將該專業的同學獨立出來進行課程編排。同理,一些職業特點鮮明的高職專業,如護理專業、幼兒教育專業就應該從混雜的體育課程班級設置中脫離出來,以專業為單位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從而使得體育課程的授課更加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因而,學校在教學的安排上,需要打破以往“大鍋飯”的編排形式,盡量按照專業來安排課表,組織同專業、相近專業或者有共同教學目標的專業的同學一起上課,才能夠形成專業性體育學習的場域,為高職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化的體育課程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2.針對專業特色與職業特色規劃課程內容

如果說按照專業特色來編排課程、設置班級是打造高職學校體育教學職業特色的基礎和保障的話,那么進行課程內容的規劃就是體育課程向職業化貼近的關鍵。目前,高職院校一些體育課程的開設對于一些專業的職業發展來說并沒有重大意義,而這些專業學生對于體育技能的需求又無法在體育課上滿足,因而,對課程內容進行規劃、拓展休閑體育項目成為了目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對癥下藥”,誠然,對于體育課程內容的規劃來說,要根據專業的職業特色“下對藥”、“下好藥”,才能使高職學生在體育課程上學習的內容學以致用,在工作中受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本高職院校的各專業情況、職業特色摸底,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其職業前景要有恰當地分析,從而梳理出整個高職院校各個專業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教學內容具體是哪幾項,為不同的專業設計不同的“體育課套餐”;其次,在科學分班的基礎上,學校要切實展開各個專業相對應的體育課程的教學,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反饋,以及時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不斷提高體育課的實用性,拓寬課程內容,在兼顧經濟類體育項目的同時,盡量拓展休閑類體育項目,以契合學生的職業特色;最后,教師和體育教學組需要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提出不同的考量體系,以保證學生真的能夠在職業化體育的引導下學到東西,并且能夠學以致用。總的看來,這一系列活動是復雜而嚴密的,需要高職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開展,然而這種對于體育課程的“較真”,一定能讓高職院校的同學在以后的工作中收獲得更多。

結 論

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也是職業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開設應當是與文化課、技術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高職院校的專業職業特色鮮明,專業類目也多種多樣,這與體育項目的新穎多樣也是契合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組必須不斷深入研究職業特色與體育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從職業角度來挖掘體育項目對高職學生的價值,讓體育運動項目助力高職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使他們能夠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李力,董能.高職院校自助式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內容探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2]陳捷,陳碧華.高職院校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探討[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