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評價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作者:陜西省合陽縣城關二小 田瑞濤
發布時間:2013-04-18 00:02:4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要正確地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等級的評價方法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合理、真實、科學地改進評價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推行有效的課堂評價,能使學生學習有動力,學習有方向,學習有方法。它發生在教學和學習的全過程中,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走向。教師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尺子評價學生;要加強對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評價;要使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要注意延緩評價方法的運用;要讓學生在認真傾聽中學會評價。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學習的一個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要正確地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當前《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我們如何評價現在的課堂教學呢?
評價缺乏真實性。在很多教學的課堂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你真棒”、“向你致敬”、“你很聰明”,或者教師豎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或者讓學生掌聲鼓勵等。從形式上看,老師很關注小學生的情感教育,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課堂氛圍也顯得異常熱鬧。通過長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變淡,原本很響亮的掌聲也逐漸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
經過教學實踐,我深刻地認識到數學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必須從只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情況,逐漸全部轉移到全面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個性、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上來,把學生的學習潛力全部激發出來,數學學習評價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收集認知領會、動手實踐等多方面的信息,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斷提高。
有些年輕教師狹隘地理解課堂評價,片面地理解尊重學生,將尊重等同于遷就,在學生出現問題時,不敢理直氣壯地批評學生的錯誤。不少教師將表揚學生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對于學生的錯誤,尤其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不正確做法,教師缺乏應有的批評底氣和批評教育的藝術。課堂評價關注知識與技能多,對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方面關注不夠。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每節課都用一個目標要求每一個學生,結果學困生吃不消,優等生吃不飽。實際上課堂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因為學生個體差異具有客觀性。使用不同的評價目標這種做法有效地克服了教學目標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在各自的知識、能力起點上獲得發展。
因此,科學真實合理地評價方式不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對與錯的結論,也不僅僅是為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為了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取得實實在在的發展,通過這種評價使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提供展示學習效果的平臺,形成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能力,使評價成為學習的動力和源泉,使教師不斷思考、不斷創新,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評價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