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
作者:陜西省府谷縣府一學區念溝灣完全小學 趙耀瑩
發布時間:2013-04-18 15:47: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性強、抽象枯燥,不像其他學科形象、具體,易于感染學生,面對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的低年級學生,怎樣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呢?通過實踐嘗試,巧用游戲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 巧用游戲提高學生的認數能力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注意力易分散,我緊緊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在備課和組織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方法,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依據,為了盡量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和思維積極,激勵他們學習新知識,巧用游戲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我在教學生認識“1”和“許多”時,用“吹泡泡”的游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有趣、叫好、輕松的氛圍中很快地區分出我每次吹出的泡泡是“1”還是“許多”。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觀察并找出教室里或自己身上的“1”和“許多”,學生們爭著回答“教室里有一位老師,許多學生”、“我有一張嘴,許多牙齒”等等。這樣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1”和“許多”的印象,而且初步培養了學生對周圍環境中物體數量的觀察力和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求知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你追我趕”、“它是誰”等一些競賽性游戲,激發了學生的進取心,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準確性。以此使不同年齡的學生認數能力在豐富多彩的娛樂中得到明顯的提高。
二、 巧用游戲促進學生的數數能力
數數是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也是學生開始積累數學感性經驗時遇到的問題。學生對數的概念是從計數開始的,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是:先口頭數數,然后按物點數。為此我在教“5”以內數數時,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讓全體學生扮老鷹。將事先準備好的許多小雞卡片分發給學生,要求每只老鷹捉三只小雞,捉到一只叫一聲,看誰捉得又多又快。然后讓每只“老鷹”把各自捉的“小雞”數一數,有幾只?使學生在自然、集中的游戲中口手一致學數數。再如“哪個手指不見了”、“開商店”、“誰說得快記得牢”等游戲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數數能力。“玩中學,學中玩”,在充滿樂趣的氣氛中,不僅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使孩子們的數數能力及學習數學興趣大大地提高了。
三、 巧用游戲提高學生對幾何形體的認識
當學生對幾何體有了初步的認識后,讓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擺弄動物圖形,從中感知它們的形體特征,利用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對幾何形體的認識,如游戲“對號入座”,我先在黑板上畫上一些用幾何體組成的小雞、小貓、熊貓等圖形,然后發給分解的幾何圖形,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拼成小雞、小貓等圖形,這種游戲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孩子在游戲中表現很積極,加上自己的動手操作,這不僅滿足了學生好動,而且使學生的身心處于興奮愉快的活動中,孩子對幾何形體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如游戲“剪剪拼拼”、“貼圖形”、“接龍”等,通過這些動手動腦的游戲很好地開發了學生的智力,而且使學生對幾何形體概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加深。
四、 巧用游戲輕松掌握空間方位概念
由于空間方位抽象,不易理解,因而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困難,教學中巧用游戲,可使學生對空間知識掌握得更好。如教學生認識“上下”、“前后”時,我用“大家拍手笑哈哈”這個游戲,學生邊誦兒歌邊做拍手動作“上上(向上拍手)、下下、前前、后后”。通過親身體驗,學生輕而易舉地把這些抽象的空間知識領會了。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和教學實際需要,教師巧用游戲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