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體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作者:陜西省洋縣池南初級中學 王震虹
發布時間:2013-04-18 15:38: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計算機多媒體教育手段以其文字、聲音、圖片、動畫、視頻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再現性和運動變化的可控性、模擬性,廣泛的互動性特點,迅速走紅中小學課堂教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在應用多媒體技術促進質量提高方面更是前景廣闊,下面就自己在物理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方面的做法做以總結,與同行交流學習。
一、多媒體創設情境,以趣導新
多媒體視頻具有聲、光、電等多方面的互動優勢,特別在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中作用明顯。它能較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優化物理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多媒體投影展示了一幅畫面《小馬過河》:小馬來到清澈的河邊,看到河水淺淺的,結果當它走進河水中發現,河水并不像看到的那么淺;接著我又用多媒體投影展示了《多多叉魚》:多多去河里叉魚,他瞅準小魚叉了過去,結果魚兒卻溜走了。教師及時質疑:為什么小馬、多多的眼睛騙了自己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這是為什么?這時沉悶的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議論紛紛。在這種主動性、趣味性、積極性較高的氛圍中,教師宣布本節課就來研究《光的折射》的認識。這樣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探索新知,效果非常好。
二、多媒體演示,突破難點,突出重點,促進思維發展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況的間接的反映。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性聯系。中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是正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而初中物理有不少知識已經涉及抽象邏輯思維。為了較好過渡,減輕難度,多媒體演示功不可沒。因多媒體表現力強,信息量大,可以使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大膽思索,從而引導其思維向縱深發展。如《運動描述》教學時,對運動、靜止的相對性,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簡單認為,物體要么運動,要么靜止,跟觀察者選取的參照物關系不大,為了打破定勢,激發學生思維,我選取了《教學資源超市》中的相關課件,展示了這樣的情景:(1)某人站在路邊觀察停在路上的汽車A;(2)觀察者坐在另一輛行駛的汽車B上觀察汽車A,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站在路邊時看到汽車A靜止?坐在向前行駛的汽車B上覺得汽車A向后退?然后又展示情境:(1)觀察者乘坐的汽車B靜止,汽車A慢慢從汽車B旁邊向相反方向駛去,觀察者感覺自己向前走了。(2)汽車A、汽車B一前一后,勻速行駛的汽車B上的觀察者觀察到汽車A靜止,以直觀形象的手段,逐步潛移默化,讓學生認識到:對于同一物體,由于觀察者選取參照物的不同,運動描述結果也就不同,從而來解釋運動、靜止的相對性。
三、多媒體,讓物理教學充滿美
美感作為心理現象屬于對客觀事物的情緒反映。在傳統中審美感教學好像歷來與理科教學不靠邊,其實不然,物理教學內容中有不少素材可以挖掘出美,通過展示,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中,適時引入多媒體技術,運用其強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一特點,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與教學密切相關的課程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氛圍。通過師生共鳴,自覺接受美的熏染與陶冶。如教學《聲音的產生》,讓學生自己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教學《光的折射》、《光的反射》時,展示美麗的湖光山色,都市霓虹,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了效率,同時,也可以培養審美情趣,陶冶其情操。使他們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
有一句廣告詞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物理課堂教學也如此。恰當運用了多媒體的物理課堂教學,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學生愛學、樂學,教學時間大大縮短,教學容量迅速擴展,學生練習時間充分,視野開闊,課堂教學結構全面優化,教學效率與質量快速提高。相信多媒體這個載體,在不斷地深入探索物理課堂教學改革中,定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教育現代化發展呈現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