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應該是情感的真實流露,我手寫我心,將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說、所做、所想表達出來?!皞€性”,是文章的靈魂?!氨憩F個性”,是寫作的動力。個性化作文,簡單說,就是學生能自主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出的文章有所創新,真正成為個性化的產物。如何張揚個性,不斷創新,寫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我以為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實踐。

一、鼓勵和培養寫作思維的個性化

1.加強想象力和聯想力的培養。

聯想很像串聯的燈,電通燈亮,一亮一串,形成一條鏈。想象力、聯想力是衡量創造性思維能力高低的標尺,也是檢測個性發展程度的標尺。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聯想力,又是發展個性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做到訓練經?;?、具體化。經常化,指平時的作文,大都可用來培養想象力、聯想力。具體化,指通過啟發思路、傳授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如何想象,如何聯想。用這樣的訓練來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加強思維深刻性的訓練。

深刻思維是指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思維方式。沒有深刻的思維,文章就不會有思想的高度。針對學生作文停留在單純的記事、作文沒有深度的現象,我故意出一些自古已有定論的問題,讓他們討論,提升他們的思想深度。

3.加強靈感思維的訓練。

靈感是人類創造活動中出現的一種高級精神現象,是人的一種普遍而新穎的心理機能呈現出來的最佳思維狀態。許多名篇就是作家妙手偶得的結果。靈感思維的本質特征在于它具有突破性的創造功能。我要求學生每人要有一個練筆本,隨身攜帶,靈感的火花一旦閃現,及時捕捉。

二、鼓勵學生表現個性化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要說的、非說不可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話語,將假話、套話、空話拒之門外。 其次是鼓勵學生真正說出從自己心里悟出的理,將大話拒之門外。由于受“卒章顯志”寫法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在作文結尾闡述幾句理,以達到升華主題之目的。最后是鼓勵學生抒發自己真正感動著、感動了自己而又非抒不可的真情實感,將空話和虛情假意、無病呻吟拒之門外。教師只有以寬松和諧的思辨氛圍才能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感的創見,學生才能從習焉不察的生活素材中挖掘出爍爍意蘊,從周而復始的自然景觀中尋找與人類精神現象的契合,從貌似平凡的社會現象中提煉出來振聾發聵的啟迪。

三、大膽鼓勵和培養學生作文行文構思的個性化

作文構思的過程是作者對生活重新體驗、審視的過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生活即體驗?!边@種體驗,是學生帶著他自己的思想、心靈和生命經驗對自我、對生活、對自然、對世界的叩問和發現,而不是在老師“指導”、規定或暗示下的所謂“觀察生活”?!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睕]有這種“真切體驗”,作為一切作文的精神底色的“真情實感”是無從談起的。

四、鼓勵作文語言風格的個性化

創新作文——個性化作文,應該讓每一個詞都鮮活起來,從而深深地打上作者個性化的烙印。標新立異和反規范不等于個性化。我所思考的是:寫作時如何讓每一個詞都蕩漾著情感的溫度和個性的波浪。語言的鮮活和個性化可以讓學生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蘊深厚方面下工夫。用語生動首先建立在準確的基礎上。詞語的靈活搭配更需要打破常規、大膽想象、敢于創新,這樣就可以把靜態的事物寫活,把動態的事物寫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寫得形象動人。句式靈活常常表現為長句與短句、整句與散句、語序的選擇等多種形式的靈活安排。 修辭可使文章語言有色彩,能讓讀者產生種種感受,甚至調動想象和聯想,在心中喚起某種影像。文句有意蘊主要表現為句子含有豐厚的內涵,追求警策性、哲理性與形象性的有機結合,使句子增加厚重感,讓人讀后產生思想的享受,以及聯想的收獲。作文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動的個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質的重要陣地。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勤于思考,追求個性,久而久之,就能開拓學生的思路,打開創新的大門,見到應有的效果。

同學們,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你周圍的生活每天都在變化,我們要跟著時代的風云走,要踏著時代的浪尖去攝取生活之美。只有這樣,我們寫出的文章才能給人活潑新鮮的感覺。才能寫出有獨特的個人氣質、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