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一只獅子率領的綿羊部隊,可以打敗一只綿羊率領的獅子部隊。”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領導者的重要性。作為一名班主任,要讓班集體中的每一位成員相信我們,愿意服從我們,我們就得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傳統教育中,班主任的威信就是讓學生害怕,而新時代的學生已不再是“城墻上的麻雀”,作為班主任,要想建立起自身的威信,就應該改變理念、更新思想。那么,如何建立威信呢?

首先,要讓學生覺得班主任是愛他們的,并且是他們中的一員。班主任要學會以學生的喜而喜、以學生的樂而樂、以學生的悲而悲,做學生心目中和藹可親的大朋友,讓學生愿意親近。也許有人會說,那班主任不就沒有半點權威感了嗎?錯,一個人的威信不是靠地位和冷峻建立的。古人說,“親其師”,方可“信其道”。學生都不敢靠近我們,怎么能相信我們呢?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愛,他們才愿意相信并服從,這才是班主任威信的基礎。

班主任還要做一個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人。小學生的感情很簡單,愛憎也很簡單,容易輕信,也很容易對人失去信任。如果他覺得他受了委屈或不公平的待遇,他會立刻產生敵意,從而產生不信任。因此,班主任在處理一些小事時,一定不能簡單草率,而是要多一些耐心,努力做到明察秋毫,處理問題更要謹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否則,就很有可能傷到學生,甚至會影響到他的一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更是學生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建立權威的法寶。要做到寬容又不偏袒,也就是說要寬容每一個學生的小缺點、小錯誤,但在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培養上卻要嚴格要求,不偏袒任何人。

班主任個人良好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也是建立威信的關鍵。作為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也應該做到。比如,要求學生不能遲到,如果我們遲到了就應該做檢討,既讓學生明白遲到不好,又可借自己作檢討的感受進行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再如,要求學生不能隨地扔垃圾,自己就要注意“身教勝于言教”。一個有豐富知識文化內涵的人,才更能讓學生刮目相看,從內心崇拜。被崇拜,本身就是有威信的表現。

班主任還要全面周到,時刻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為重點。有空時多去教室轉轉、聽聽聲音、看看情況。隨時隨地和學生交流,必要時給予表揚,還可以與他們玩玩游戲,這些看似極其平常的交流和溝通,都足以讓孩子對我們產生好感,樹立我們的形象。班主任工作往往要經年累月、幾度春秋。夏天怕他們熱著,冬天怕他們受涼,雨天怕他們淋著。每天做到迎來送往、殷殷叮嚀,時刻關心每個孩子的安全,像農夫精心照料自己的田禾,像母親細心守護搖籃里的嬰孩,更像園丁無微不至地呵護那明媚春光里生機勃發、茁壯成長的朵朵春花。人是感情動物,孩子更是,這樣由感情建立的威信愈加長久、給力。

總之,新時代的班主任要建立起自身的威信,不再靠像歌里唱的“嚇人的粗粗戒尺,拿在手里頭”那種方式了。班主任的威信要靠愛、能力以及自身修養在學生中彌漫擴散,并逐漸贏得學生的信任、尊敬甚至是崇拜而自然形成的。那是一種影響,更是一種力量。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應該重新詮釋威信:那就是愛的威力,做事的威嚴,自身品行和知識的權威——這就是我們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