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應貫徹交際性原則
作者:府谷縣教師進修學校 楊艷林
發布時間:2013-04-17 23:41:4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如何才能真正地貫徹交際性原則,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呢?豐富有趣的英語語言實踐交際活動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一個基本途徑,為了達到這個教學目標,我們應該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把英語課與活動課相融合,讓學生在活動中快快樂樂學英語。
一、要注意識別和了解英漢兩種交際文化的差異
交際文化涉及面非常廣,從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語、禁語乃至體態語言等,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更多地讓同學們識別和了解英漢兩種交際文化的差異。
例如中國人見到老師總是稱呼:“老師,您早。”而我們英語課堂上常用的“Good morning, teacher. ”就不是太正確,因為在英語里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一般不用作稱呼,應改為“Good morning, Sir/Miss. ”
二、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外語教學理論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而思維活動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進行的,用母語進行思維,培養不出用外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外語教學只有盡量用外語進行思維,用外語進行教學,增加外語的實踐活動,才能加速培養出用外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因此,為了使初中生的思維盡快地與英語聯系起來,在英語課堂組織教學中應盡可能使用英語,做到課堂教學英語化,以排除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的干擾,并輔助以手勢、動作、表情等,讓學生邊聽邊理解老師的意圖,在日復一日的反復訓練中使學生逐漸達到聽懂記牢的水平,為交際化英語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三、要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語言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可以說,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英語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就是教師采用多種方法呈現語言,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在這個階段里,我們首先應該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讓全班每個學生都有開口練習的機會。該階段是學生認識新知的最初過程。因此,在課改中應以它為基點,重點思考多種形式的練習,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要運用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創設情境,多采用看圖、聽錄音、簡圖、表演等手段使其形象化,使學生在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覺,達到掌握和運用英語的目的。如:教arm、foot、 leg、 eye、 ear 等詞時,補充 touch一詞,然后進行情景練習(教師發指令,學生做動作;教師做動作,學生說)。T: Touch your eyes (ears……)
S:You are touching your eyes (ears……)。
五、要運用多種教學法,鞏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優劣,對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很大。外語教學的實踐性強,因此就要以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針對初中學生喜說愛動、爭強好勝、善模仿、怕羞等心理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鞏固活動,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延長和鞏固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1.玩中學,在游戲中學有所得。
游戲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把游戲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能為英語學習創造逼真、富于交際性的語言環境,能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還能滿足學生旺盛的學習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玩,還要善于組織學生玩,使教師和學生在一起玩得有意義、有成效。
2.歌中樂,在歌聲中鞏固所學知識。
歌曲,學生幾乎人人愛唱,如果教師在教唱歌之前有目的地進行一番選擇和安排,會使它在教學中發揮不同的效力。如果在課堂前唱一首曲調歡快的歌,可以振奮學生的學習情緒;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生唱一首含有action words的歌,學生邊唱邊做動作,可以驅除學習中的疲勞;如果能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生唱英語歌曲,效果會更佳。
最后,交際原則的使用,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若能善于把交際能力理論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信息交流能力的提高是毫無疑問的。從實踐中我體會到,注重發揮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化,更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