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作文,作文難?!睘槭裁醋魑氖悄敲础案卟豢膳省蹦兀磕壳拔覀兊淖魑慕虒W是封閉型的,作文內容與兒童生活脫節,而且重課內輕課外,致使學生被動作文,作文興趣幾乎沒有,心態消極,生編硬造;課堂上往往還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千篇一律地指導審題立意,選材謀篇,過分強調共性,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小學生對作文的心理需求,加上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標準和手段不合理、呆板、守舊,評價理念落后,方法死板等也極大地削減了學生對作文的熱情。為了探索一條適合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方法,我在實踐中作了一些研究,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激發興趣

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的、主動的心態去對待習作,才不至于生編硬造,說假話。在習作中應充分體現由說到寫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起學生對生活的積累,使學生感覺到這次作文有不少內容可以寫??梢詮耐瑢W和老師的交流中獲得作文素材,從這么多的內容中選擇最能寫好的內容去寫,開啟學生習作的“素材庫”。

二、積累素材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深入挖掘生活,廣泛獵取生活中的元素,積累素材。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是寫作的源泉,而學生之所以作文時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學生生活范圍狹窄,對身邊的人、事、景物不留心觀察、感悟,視而不見,在選取素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以健康、廣泛的志趣積極樂觀地投入生活,多方接觸社會,了解生活的多元性,小到生活細節,大到國內外大事要事,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引發想象

在作文教學中,引發學生想象很重要。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不竭源泉。教學過程中,常為學生創造激發想象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四、引導評改

我們在教學中,往往要求標準過高、面面俱到。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一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我們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其創作的興趣。基于學生智力因素、生活經歷等各方面的個體差異,寫出的作品自然高低不等。因此,我們在評價時要了解學生,多評學生的優點,看到學生點滴進步,如語言積累,篇幅長短、書寫程度等各個方面。對于缺點不回避,但要提得中肯、到位,便于作者再次修改,同時也不傷自信心,呵護學生習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要老師愿意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教給孩子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攝取寫作材料,學生就會成為作文的主人,就會用一顆愛心關注生活,就會用一支神筆真誠地抒寫生活,就會步入愉快作文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