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校長的力量》有感——校長的力量來自何方
作者:江蘇省東海縣石湖中心小學 吳立向
發布時間:2013-03-29 17:48:4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要有乘風破浪的膽識,不怕艱難險阻,勇于克服困難;校長要有和風細雨的溫馨,關心照顧每一名教師的成長;校長要有果敢迅猛的意識,排除萬難,讓老師放心地工作;校長要有博學多思的風范,讓老師們感覺到校長的魅力。有幸領略了肖萬祥《校長的力量》。讓人感覺到作為一校之長的苦和樂,校長的果敢和睿智,校長的溫馨和膽識,校長的價值和力量。
作為一名校長,應該十分清楚:學校管理只有細致入微地審視自己的管理過程或教育服務,注意細節、精益求精才能讓學校管理或教育服務日臻完美,在競爭中取勝。同樣,如何處理好細節,從校長方面看,是校長能力與水平的藝術體現;從學校文化上看,是學校認真負責精神的體現;從學校發展上看,是學校實現目標的途徑。
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發展,是校長工作核心。發展是硬道理,靠發展去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和矛盾,是我們應有的一種工作態度。有了正確的思想指導,明確了大方面,更多的需要通過艱苦的勞動,真抓實干,關注細節,從小處著手。靜心地腳踏實地地盡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急功近利往往會欲速則不達。
我校的發展規劃從思路、目標、要求、措施等都比較明確,能否達到預定目標,實現應有的發展,關鍵在于落實。“辦好實事一樁,勝過空講道理一筐”。干工作,辦事情,不求形式上的轟轟烈烈,只求“實打實,硬碰硬”。校長應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實,并帶領班子帶動教師,培養學校全體教師做實每一個工作細節的習慣,繼而成為一種文化。努力把教師行為和理念密切結合,使行為成為管理的傳達形式。
校長的力量是自身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以自身的人格感染帶動身邊的人,形成整個學校的校風、學風和教風。當好一名校長,必須加強自身的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我看來,有感召力的人格力量最主要的就是三句話:一是“無欲則剛”。職位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字。校長只有無私欲,無邪念,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責在人先,利在人后,才能立世有威信,改革有底氣,才能團結人,有感召力,這也就是古人說的“公則四通八達,私則偏向一隅”。二是“有容乃大”。厚德載物,寬容得眾。當校長,器量須大,心胸須寬,要記人之功,容人之過,這樣才能團結各種性格的人才,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所有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帶著激情工作。一個想干事、會干事、能干成事的校長,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校長。校長要有干事的沖動,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斷提出新的奮斗目標。校長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師,教師的激情可感染學生,校長、教師、學生的激情融匯在一起,校園才能充滿浩然正氣、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學校的事業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因此,作為校長應該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應該思考、思想、思慮,不管什么事情都必須三思而后行,思想是智能,任何事在經過深思熟慮后再去做,必定能事半功倍。校長的魅力體現在其修養上,而修養通常來自細節,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魅力。所以,校長應該從身邊的事做起,從細微處著手,學會識大體,拘小節,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以營造和諧環境,從而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在學校形成燎原之勢,成就魅力學校。
校長的力量是淵博的專業知識。校長必須與時俱進,做教師的“精神領袖”和學習引領者。一個學校要發展,老師很重要。老師的成長,校長是關鍵!簡而言之,學生的習慣在于老師的管理和要求;老師的奉獻和拼搏精神體現在校長的精神引領。校長要博覽群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文明傳遞的圣火,校長自己要不斷用新的知識、新的理念來提高和完善自己。校長應該給自己訂一個學習計劃,不斷地實施、不斷地達成,一定的時候,自己將會從一個教育的實踐者變成一個教育的研究者、教育的專家。只有具有了淵博的知識,才能腹中有物,在會議上講話,臺下的教師才能專心致志,才不會覺得聽你的講話是一種時間的浪費,相反會得到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享受。
校長的力量是無盡的服務意識。服務是校長的職責所在,校長的角色首先應定位為“服務與管理”。當校長,要把所有的教師作為自己的兄弟姐妹,關心和愛護群體中的每一個人,不論他是干部還是老師,校長都應該及時了解每一個老師的家庭和生活。為老師們排憂解難。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困難,甚至有時是個人力量很難解決的事情,作為校長要及時了解,盡其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我校李應剛校長工作中能夠心里裝著每一個教師,比如:張維傳蓋房子急需8000元進料子,村小主任喬志國的父親生病需要5000元的住院費,能幫則幫,能借則借;教師徐海娜父親被查出肝癌晚期后醫生預計也就是二三個月的時間,作為家中的長女徐海娜邊上班還要照顧父親,我們知道后經校委會研究安排其所在的村小調整課務,讓其能有時間多陪陪老人家,當她料理完父親的喪事后很快就來到學校上班,付出終有回報,期末檢測她所教的學科依然能夠保持全鄉第二名;民辦教師胡百齡、徐海工作認真,教學成績優秀,但是職稱一直未能評上,缺少論文,我們安排教科室指導幫助兩人發表論文,今年兩人已經順利晉級。這些事情在學校和集體看來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有的時候要是單個個體在特定情況下,處理起來就比較棘手。作為校長能夠雪中送炭,可想老師的心里會是什么感覺,他的工作還用你多操心嗎?
一個校長,做為教育管理者,學校的掌舵人,是帶領全體師生的領跑者。我們應該把校長當作一種事業來追求,帶領全體師生一起奔跑,感受酸甜苦辣,體驗快樂與激情,享受失落與成功,共創有品位有特色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