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一個教師的不懈追求,新課改以來,我們府谷中學高中地理教研組的同事們一直把“研究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教研課題,通過幾年的努力,在學習同行先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們自己的教學實際,探索出了一條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高考成績逐年穩步提高,其中在2011年的高考中,榆林市文科前十名中,有4名出自我們府谷中學,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獎勵?,F把我們在教學方面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寫出來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結教學經驗時,我們府谷中學地理教研組的老師們最推崇的一句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能夠激發起來的話,課堂教學就會顯現出極其明顯的效果。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我們的體會是: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我們都知道,比起初中生來,高中生的我意識進一步增強,要求別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學生多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要多深入學生實際,不能因為教學任務重而忽視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師生間的關系融洽和諧了,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才能產生學習地理的更大興趣和動力,才能更好地學好地理課。

二、做好教學準備,加強科學教育研究

我們府谷中學地理教研組的老師們還特別重視做好教學準備,加強科學教育研究。在新課改中十分強調和注重了解、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現代教學的要求,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同學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學生之間不在成績上盲目攀比,而是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每個學生都制訂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再加以不斷調整。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堅持不斷地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新成果,開展多媒體教學大賽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教學技能,認真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把精力集中在課堂教學的效益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課的教學效率,實現輕“負擔”、高質量的目標。

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地理課堂貼近學生生活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在新課改中,我們府谷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地理教研組的老師們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地理課堂更容易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之所以感受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課堂之所以沒有生機活力,這些現象與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實際相割裂不無關系。因此我們地理教研組的老師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使課堂生動、形象地再現生活,使課本內容與現實有機結合的特點,自己制作了不少的課件,這些課件把課本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的更緊密。通過多媒體課件根據教學需要將要表現的地理事物由小變大、化遠為近,使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由快變慢或由慢變快,將事物的本質要素突出地展現于學生面前,特別是把我們當地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加入到課件中,學生的生活感和現實感特別強烈,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到起來。例如通過電腦動畫可以模擬板塊運動過程,以及演示板塊運移過程,解釋構造地震的成因、板塊構造學說等,這就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妙用文學名句,豐富課堂人文內容

在外出學習中,我們發現衡水中學的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妙用文學名句,豐富課堂人文內容,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很好,于是我們學習他們的經驗,運用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是的,在我們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長河中,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學名句猶如璀璨群星,閃著耀眼的光輝。這些閃耀著祖國幾千年文明的文學名句時常被我們引用到課堂教學之中,恰到好處地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學中我曾學習衡水中學老師的方法,引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來幫助學生記憶赤道的周長;在講月相的變化時引用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和“人約黃昏后,月上柳梢頭……”來陳述不同時段的月相等等,這就給學生創設一種新鮮的意境、意趣橫生的教學方法。從教后反饋的情況看,學生們反映這樣的課堂不僅輕松地學到了地理知識,而且讓他們沐浴在文學名句的光芒之中,對他們提高語文素養也有很大幫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