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生英語興趣的N個思考
作者:陜西省鎮安縣教師進修學校 耿 月
發布時間:2013-01-17 11:47: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谟⒄Z學習中更是如此。學生對英語學習有無興趣,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能積極、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他們的潛能在不知不覺中也會被開發出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們能運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種方法或手段、激發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學習就會熱情高漲、積極主動。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學所得略談一二,希望能與各位同仁有所交流,促進共同進步。
一、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環境,這樣有助于溝通理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表現出來。學生學習動機往往取決于對教師的“感覺”。 一個優秀的英語老師,可以用他開朗、幽默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也能以其多才多藝的教學手段贏得學生的尊重,最終喜歡上英語這門課程,并從中獲得知識和樂趣。作為教師,應該尊重、愛護、關心他們,能夠俯下身子,傾聽孩子們真實的“聲音”,實現情感的和諧統一,使嚴肅的課堂成為一個和諧的交際場所,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增強,學習潛力得到發揮,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
1.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提問具有針對性。我常面向全班學生,連珠炮似地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集體回答,旨在創設英語環境,復習所學內容,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和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時而我又會來個“突然襲擊”,在學生沒有設防的情況下進行“狂轟亂炸”式的提問,個別回答。這種提問,看似隨意,其實非常具有針對性。學生練習覆蓋面廣、節奏快。最大的優點就是及時反饋學情,杜絕“濫竽充數”。
2.優化導入,激發興趣。導入是課堂教學最關鍵的一步,是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把握教學重點的首要環節。經常采用多變、貼近生活、生動活潑的導入方式,可燃起孩子們求知的欲望,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境界。
3.多設計活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多種游戲、活動、操練等活動,在活動中融入新的語言知識,搭建可以讓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從而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所以,他們是非常愿意接受、配合的。
三、以人為本,分層教學
在課堂教學、作業和試卷的設計及批改中,我面向全體學生。由于他們各自的智力、認知方式、家庭環境的差異,其學習效果也千差萬別。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的能力有差異,坦然面對學生的分數。教學中,我們的提問應該把握一個原則:讓中、下水平學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難度較大的由優等生回答。作業的量、難易程度適中,學生樂于接受;在處理練習或講評試卷時,我總是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也可拓寬我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遇到學生臨時答不上或答錯時,我總是鼓勵、安慰他們。從他們的目光中,我能讀出那份感激。有時,我也會讓學生進行搶答,他們往往會為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而我卻在旁邊“偷著樂”。這樣,在交流中找到癥結,在爭辯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盡管浪費了一點時間,但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他們覺得自己會學,能學會,增強了自信心,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信息網絡等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應用和普及,給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空間,使教學內容得到了豐富和提升,特別是課件的制作和應用,鮮明的色彩和動感的畫面,能迅速營造出一個近似真實的模擬環境,特別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形成信息量大、交流性強、效率高、趣味性強的全新教學模式,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所以我也經常用心制作些課件,這也助了我一臂之力。
五、交給學生學習方法,當一個“懶老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睘榱舜_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我認為必須使學生的學習方法符合英語學科的認知規律,這就需要正確的引導。它可以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催開智慧的花朵,真正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而且,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的創造力和潛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教學中,對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學的探索和研究,需要我們英語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律、教材內容,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創新,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越來越濃,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