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教學——初中英語智慧課堂之源
作者:海門市海南中學 黃翠紅
發布時間:2013-01-16 15:55: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傳統的英語教學整個課堂流程隨著教師走,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輸入。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被徹底抹殺。課堂教學的智慧成了教師渴望但卻無法企及的點綴。在這樣的一種大背景下,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出現無疑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劑良藥。開放式教學模式倡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生主體、師主導的原則,尊重個體差異,注重情境創設,靈活處理教材,靈動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評價,開啟多元互動,注入智慧之源。筆者就此結合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對初中英語開放式模式進行探析,希冀能夠真切體悟初中英語智慧課堂之源。
一、 教學內容的開放是智慧課堂之本
教學內容是一堂課的根本所在。教師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什么,怎么學是體現課堂智慧之睛的。開放式教學提倡用活教材,而不是死教教材。如,期末復習牛津版8A unit1-3單元詞匯(指單詞和重點詞組),由于時間緊,不可能逐個單元仔細領讀、自讀、再機械背默復習。對此,我就進行了如下的一次整合教學的嘗試。
◆Word Time:歸類與記憶
單詞版塊我只選擇復習是由詞根加派生詞綴構成的四類派生詞匯。旨在為學生自己復習提供一個歸類復習的范例。具體操作是:先復習三類后綴派生詞,再復習一類前綴派生詞。方式是:聯想記憶法。理由是:前三類后綴詞匯容易讀和記,前綴派生詞長、難記。這是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在這一塊的最后設計了五個中考連接題,讓學生挑戰經典,收獲自信——原來中考題也不過如此!
◆Phrase Time:記憶與運用
第一步:對三個單元的一些重點詞組我采用了拷貝不走樣的傳話方式來進行(將詞組放于學生感興趣的句子中),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一種讓學生在樂中學的實踐,旨在給課堂中時段學習中勞累的學生送去一種輕松的氛圍,既解困也學習,同時也為后面的聽力訓練和課文讀改積累思維能量。
第二步:小短文聽力訓練。結合詞匯的聽力訓練應該是每堂課的核心,也是調換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這里我設計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在語篇中收到強化刺激從而加深對詞匯的記憶(該短文整合了三個單元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讀改小短文。這實際上也是同義句轉換,但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篇感,同時讓學生明白多樣化的表達能給文章增色,這也是在為最后寫作環節作鋪墊。
以上實例是教師在開放式教學中進行師本互動的體現。其實在開放式教學中,我們也提倡學生應主動學習,參與教學內容的環節,即生本互動。學生如果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沒有自主思考,學習的最終延展度是不寬的。因此,學生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之前,就應該自主地去預習課本知識,而不是靜等教師灌輸知識。自主預習應該做些什么呢?我一般要求學生首先會利用已學拼讀規預習生詞,達到會讀、背。其次,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的預習,排查出不理解的字詞句。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向教師反饋自己學習過程中不懂的內容,也便于能更快地跟上教師上課的進度。
師生互動、生本互動都做到了之后,課堂效率自然提高了,長此以往,對教學益處自然良多。
二、教學關系的開放是智慧課堂之魂
教學關系承載著教學內容的建設,課堂上師生間的關系直接決定著教學內容的實施情況,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之所在。近年來,很多初中英語課堂開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關系不再是以往教師一言堂的情況,而是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角度多層次的合作學習關系。而這種關系也日益成為師生知識傳播、情感交流的紐帶。如,我在教授江蘇牛津版教材7B unit4 Amazing Things第一課時,創設了以帶學生參觀Hongkong Amazing World的五大區(Guessing,listening,Imitating, Chatting, Testing)為主線的情境,每個區都安排了2種活動形式。Guessing部分包括看圖片猜詞和看英文釋義猜詞,從而完成生詞教學。Listening部分通過“聽和做”與“聽和拷貝”,完成了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重點句教學。Imitating部分借助于“聽與答”和“讀與模仿”,完成Comic Strip部分的教學。Chatting環節用“Chat in group”和“Make a dialogue”完成重點字、詞組與句子的學以致用。最后通過Testing部分的詞組翻譯,句子填空,檢測學生課堂學習之成果。這節課讓學生在五個環節的多元互動活動的逐步深入中智慧對話,張揚個性,提升能力,從而在愉悅、深刻中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三、 教學方法的開放是智慧課堂之彩
開放式的教學關系決定著教學方法也要開放,靈動的方法能夠激活課堂,使之出彩。在有限的時間里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傳授、鞏固并使學生掌握其內容,是課堂時效性的生動體現,也是教學效果的良好保證。具體的教學方法可以針對詞匯、句型、小短文分別設計不同的活動。詞匯的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圖片的呈現來進行,句型的操練可以讓學生們以分組競賽的方法來鞏固,知識點的回顧環節可以設計role play,寓教于樂。另外,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需要密切注意學生們的反饋。開放式的提問方式可以展現學生多元的智慧,同時也能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課堂中,體會學習的快樂。例如,在教授牛津譯林版8B Unit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I時,在做閱讀前的預測活動時,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預習后已有的背景知識,我提出了以下開放式問題:
T: Now suppose the famous eye doctor is coming to our class. What questions will you ask Dr Maaboutprotecting your eyes?Discuss in pairs and then tell me your questions.
(Ss discuss with the partner)
S1: Dr Ma, why do you want to be a volunteer doctor?
S2: Dr Ma,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yes?
S3: Dr Ma, I like eating very much. What kind of food is good for our eyes?
……
T: A good job. You are good interviewers and have asked interesting questions.
開放式提問的設置能使課堂生動活潑,充滿想象,也能夠讓老師最直接地獲得學生的反饋,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作出一個詳細的判斷,以便課后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培優輔差的工作。
四、教學評價的開放是智慧課堂之晶
所謂教學評價的開放,就是評價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變由教師獨評為師生共評,即,學生自評、互評、組評、師評等相結合,既關注過程又重視結果,使整個教學評價盡量完善、和諧。整個評價不帶個人成見或偏見,不傷及學生的自尊與自信。開放式的教學評價,升華了整個教學過程,使之產生后續的良性循環的影響。
我們可以根據教學設計的不同環節,根據提問對象的多寡來進行教學評價的設計。簡單的口頭評價如excellent, good job等往往滿足不了每個學生個體的心理需求。這就要求教學評價需要細化到點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設計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總體評價等環節,教學評價的體制也可以采用ABCD等級的制度來進行。以下是我常用的一張綜合評價表格。
總之,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教學內容,強調以人為本,靈活教學方法,輻射教學評價的多角度、全方位開放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模式能滿足全方位人才培養需求,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傳承以及突破都是一個很好的智慧載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