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小學習作教學實踐告訴我:必須認認真真抓好習作教學,扎扎實實打好語言文字基礎。為此,我在習作教學中特別注重以“情”為經,穿針引線。

一、在深入生活中培育情感

習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因而習作教學中,我常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內外活動,從校內的讀書匯報會、大課間游戲,到走出校園的春游、參觀、表演等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在班級,我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各自收集的材料及獲得的感受進行交流,活動之后,讓學生敘說自己的見聞、感受,學生爭先恐后舉手發言,真情溢于言表,他們感到“留心處處皆文章”。教學中,教師可以告訴孩子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值得寫的東西,留心生活,寫你想寫的話,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你的快樂、你的憂愁……一棵樹、一朵花、一只螞蟻等等都可以成為你習作的內容。這樣,學生就有內容可寫,也就樂于去表達,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二、在指導習作中喚起情感

習作教學的關鍵一環是習作指導。我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與學生充分交流,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感情與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感人的一幕》時,我這樣喚起學生:“平凡的生活中,時常會有一些小鏡頭觸動我們的心,讓我們或震撼或感染,你能記起某個場面嗎?”學生回憶道:“一貫省吃儉用的某同學向災區捐款時卻出手大方”,“一個清潔工冒雨清掃垃圾”,“端午節前,我們的老師放棄休息時間,為留守兒童包粽子”……不經意的小事成了學生真實、真情的寫作素材。

三、在批改習作中激發情感

在習作批改中,我總是因人而異,不吝嗇苛求、不含糊,常啟發學生自己修改,盡量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習作氛圍。

對于習作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我會充分肯定他習作中的優點:一道浪線畫出優美句段,一個字“好!”、“妙!”、“活!”作簡要評語。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準確用語、傳神表達的能力。如,學生習作《精彩的六一節目》,有個學生習作結尾:“我最喜歡《環保時裝秀》這個節目,小朋友們表演得太精彩了,三(1)班的老師真是別有用心啊!”我在“別有用心”一詞下這樣批注:“‘別有用心’、‘別出心裁’、‘匠心獨運’哪個詞準確呢?”該生很快修改將“別有用心” 改成了“別出心裁”。

有一名習作水平一般的學生,在《難忘恩師》一文中寫道:“事隔一年多,我一直不能忘掉它,是張老師指明了我前進的方向,我十分感謝張老師!”顯然,這段話比較平白,我在習作中作了點撥,放手讓其修改,這位同學后來這樣寫道:事隔一年多,我卻一直沒有忘掉它,是張老師在我取得成績的時候,幫助我找到不足,指引我不斷進步,使我的童年生活多了一分收獲,多了一分思考,多么令人敬愛的老師啊!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想發自內心地說一聲:“謝謝您,張老師!”這樣的批改給學生自由空間,使學生情動于衷,他才會尊重老師的意見并自覺地用心斟酌,使自己的習作準確地表情達意。

四、在講評習作中升華情感

完成一篇習作后,學生往往很期待老師的評價,因此,從寫到評的過程宜短不宜長,我習慣趁熱打鐵,及時批改,典型習作便在班級適時講評,讓全體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如,在題為《老師,我想對您說》的習作中,一名同學把自己多次光顧網吧導致成績滑坡的事寫了出來,但他并沒有寫清自己對錯誤的認識及今后的打算。我在習作講評課中表揚了這位同學:“勇敢地承認錯誤最可貴。有勇氣承認錯誤,就一定有決心改正錯誤。如果你在習作中能進一步表明自己今后的想法,會讓人感到你更誠懇”。

講評課后不久,該生留言:“張老師:您的工作很忙,請求您原諒我!我還想問您,我還是好學生嗎?渴望您的回答!”翻開該生的習作本,文章也寫得深刻了:“老師,我因為迷戀網絡游戲,課堂上,眼前總浮現那些閃爍的畫面,完不成作業還會找各種借口。我對不起您,也對不起我的爸爸媽媽。請您相信我:從今天起,我將永遠告別害人的游戲,您一定會看到一個全新的我!”

習作講評時,我在指出學生共性的特色和不足的同時,十分注意幫助學生升華他在習作中流露出來的情感,使他們在教師的講評中,對自己的思想、習作產生新的認識。

在習作教學中,我始終把好學生的情感之脈,培育、喚起、激發、升華學生的情感,既激發了學生習作的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質量,又使他們在習作中更加深刻地認識了生活,完善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