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地理學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作者:陜西省旬邑縣中學 潘富成
發(fā)布時間:2013-01-16 16:55: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各地推行的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就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進行點撥引導,以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最終達到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
怎樣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學會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我們一直探討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我感到使用學案(也叫導學案、導學稿)教學,效果顯著。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課標要求,結合學生實際,課前編寫、印發(fā)學案,上課依據(jù)學案組織教學,指導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邊我就編寫地理學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和做法,愿與各位同仁商榷。
一、 精心備課是編寫學案的前提
高效課堂中的先學后導,并不是把所有學習的問題推給學生,而是老師要精心備課,整體把握教材,了解教學內(nèi)容,吃透教學的重點難點,設計編寫好導學案,上課前讓學生預習,在課堂上應用。提前編寫導學案,這對教師的“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效課堂要求教師的備課更充分、更扎實,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編寫出對學生學習有指導意義的學案。
二、 了解學情是編寫學案的基礎
學案的使用者是學生,學案的內(nèi)容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能指導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是判斷學案質(zhì)量高低的標準。要編寫出高質(zhì)量的學案,就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學習基礎、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要知道學生的要求,知道什么是學生能接受的、樂于接受的。否則,我們編寫的學案,只能自我陶醉,甚至是浪費學生時間。
三、 取人之長是編寫學案的重要途徑
對每一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理解,由于我們的認識水平有限,一個人的處理方法難免會以點帶面,以偏概全,因此,我們在編寫學案時,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汲取同行優(yōu)秀的東西,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將其作為指導學生學習的重點,這樣可以少走彎路,提高學案的質(zhì)量。
四、 課標要求、知識歸納、方法指導、效果檢測,是一節(jié)學案的基本骨架
學案又叫導學稿,說明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一般來講,一節(jié)學案,主要由四部分構成:一是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課標要求,讓學生明白課標要求及要求的程度。二是指導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以最高的效率歸納總結,形成體系,便于掌握。當然,對教學內(nèi)容要做一定的取舍,使學生掌握核心內(nèi)容。三是就學生如何掌握好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方法上的指導。如可以用填圖法,也可以用要點歸納法,還可以用重點勾畫法等。四是設計精選檢測試題。要知道學生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就要設計一定的檢測試題,題目的數(shù)量、難度、梯度等也要很好地研究和把握,切忌亂搬幾個題,既沒有檢測反饋作用,也沒有導向引領的作用,這樣會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甚至會將學生引向歧途。
五、 突出學科特色,發(fā)揮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是編好地理學案的關鍵和難點
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地圖的科學利用。地理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地圖,學習地理最好的途徑也是地圖,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填圖、繪圖能力,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在地理學習中,盡可能引導學生從地理圖表中獲得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多讓學生閱讀地圖,多填繪相關的地理圖表。切忌學案中全是大量的地理概念、規(guī)律的展現(xiàn),而沒有地圖知識的滲透。當然,編寫有地圖的學案,會增加難度和工作量,也對教師的個人素質(zhì)有更高的要求。
六、 不斷實踐,及時修改完善,是編寫學案的必經(jīng)之路
學案從老師手中來,融入到學生之中去,一個好的學案,必須接受學生和教學實踐的檢驗,必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必須有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所以,我們想一蹴而就、一勞永逸是不可能的。只有發(fā)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同時傾聽學生使用后的意見和建議,分析使用后的效果,不斷地修改、完善,刪除無用無益的,增添有用高效的,補充發(fā)展更新的,反復錘煉,不斷升華,才能形成一個比較實用的學案。
總之,使用學案是實施高效課堂的重要形式,編寫學案是教師課前準備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師備課及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一個好的地理教師,不僅能寫好教案,更能編好學案和用好學案。愿各位同仁在編寫地理學案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為提高地理教學質(zhì)量而不懈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