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考前一個月的復習狀態基本達到高位層面,考生的知識儲備、信息輸出、解題能力、心理狀態等都達到制高點,高考英語的復習就進入能力提升的關鍵時刻了。這個階段主要讓學生回顧基礎知識,梳理知識盲點,形成良好答題習慣,以充分的準備走向考場。備戰高考的一線師生要充分關注這個階段的復習狀態以確保良好的臨場發揮。但有部分師生會產生認識上的誤區,以為高考已經基本定型,進而忽視考前一個月的最后調整,沖刺不給力。其實不然,關注考前一個月的復習,有助于考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優化復習策略,調整復習狀態等方面談調整考生狀態的體會。

一、前言

高考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每年高考中總有一些基礎較好但發揮失常的考生,也有一些成績平平但發揮出色的考生,每年都在上演遺憾和驚喜。這說明考生的狀態和臨場發揮比較重要,實際上與考前關鍵階段的復習狀況有密切的聯系。為了考生實現能力提升的“高位走強”,高三英語教師要充分關注考生能力提升階段的復習和狀態。

經過英語基礎知識和語法專題的復習,考生已經儲備了一定的詞匯,基本掌握了語法知識,具備了一定的解題能力,信息輸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復習達到飽和狀態。往往也就在這個階段,有些考生會出現“高位徘徊”,有些甚至出現“高原現象”,高考復習不能實現“高位走強”。師生要充分關注考前一個月的復習和狀態的調整,把握好這個關鍵的沖刺時段,認真探究考前存在問題,積極優化復習策略,爭取把考生的狀態調到最佳。

二、探究考前問題

(一)考試說明和考試綱要沒吃透

高考英語科的命題依據是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參照《考試說明》的要求,確定命題思路和方案。在詞匯基礎知識和語法知識的復習過程中,教師能認真備課,抓住每一個復習環節,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向學生指導答題技巧,精心挑選鞏固題目,為打造高效課堂動了腦筋、費了心思。但是,許多教師只顧埋頭于課堂復習,很少及時主動關注命題信息、預測命題趨勢,沒有充分了解考試說明和考試綱要,不能完全吃透命題意圖,有時甚至造成復習內容與考試范圍的脫節,有時課上會出現已經不做要求的知識點,而有些新增知識點卻點擊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綜合復習的盲目性。

(二)教學計劃和授課內容不匹配

教師應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來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進入復習階段,備課的成員會詳細討論復習要點,制訂有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復習計劃,確保對基礎知識點的點擊,同時又注重突出重點難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按照復習計劃進行有的放矢復習,同時根據班情學情對復習內容適當進行個性化調整。由于班情學情的差異,在執行教學計劃時會出現不合拍的情況。有的教師個性化備課的內容偏多,有的教師對考點的把握出現誤差,導致授課內容脫離了復習計劃。

(三)疲憊狀態和“高原現象”齊出現

到了復習沖刺的關鍵時刻,備戰高考的考生要面對多門學科,應付許多知識點,還要通過練習來檢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鞏固消化個性化的知識盲點,一直處于滿負荷的疲勞狀態,考生的生理和心理可以說是到了極限狀態。此外,考生還要承受同學之間相互競爭的壓力和過程性評價起伏變化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可以說是處于一種身心疲憊的狀態,以至于出現“高原現象”,頻頻出現單詞拼寫錯誤、語法結構混淆、閱讀理解偏差、知識點混淆等失誤,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變小,甚至產生緊張畏懼的心理。

三、優化狀態策略

(一)關注命題信息

高考不僅對學生有很高的能力要求,同時需要教師有很強的教育教學、幫助學生能力提升的能力。一個優秀的高三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務實的教學態度和良好的敬業精神,更需要開拓創新、積極鉆研的意識。教師要經常研究考試說明和考試綱要,關注命題信息和命題趨勢,確保考試信息暢通,及時更新,從而科學有效地實施好復習工作。近三年來,江蘇高考的命題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但出現了細微的調整,教師需要及時了解這些新的變化,調整自己的復習策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江蘇省高考英語科考試說明中對詞匯的考查范圍作了調整,在詞匯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和刪減部分詞匯;對任務型閱讀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要求考生看懂文章,合理分析,運用自己的積累進行有效的信息輸出;對書面表達的考查增加了半開放的命題形式,要求考生觀察漫畫,合理想象,聯系實際,發表觀點。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必須及時把這種命題形式的變化和能力要求傳遞給考生,并在課堂教學中強化相關項目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應戰能力。

(二)拓寬增分空間

1. 及時回歸課本,加強錯題再現。

教師要善于研究近幾年的江蘇高考卷,從中悟出命題思路和方向,找出命題的變化,還要從各地的調研試題中找出相關信息。教師在編制試卷時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題目,要篩選整合,所選資料要符合學情和考生的實際需要。高考的命題離不開考綱和課程標準,考前幾周一定要讓考生及時回歸課本,強化記憶詞匯,進一步夯實基礎,同時再現課本中的語法項目,鞏固分析句子結構,最大限度地消除閱讀理解中的詞匯語法障礙。比如,2012年江蘇高考英語卷書面表達題中出現了“碰撞”、“沖突”、“爭執”等詞匯,有相當一部分考生由于考前詞匯點擊不到位而忘記如何表達這些詞匯,出現一些要點的表達障礙,導致答題失誤。另外,還要囑咐學生及時鞏固消化自己個性化的錯題,理順這些混淆的知識點,避免讓這些盲點影響考試的發揮。

2. 重視考前講話,規范答題細節。

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考生要在考試中勝人一籌,除了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應試心理狀態外,還要注重答題的細節,向規范要高分。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和答題順序,遇到超出自己能力水平的題目要學會放棄,只有學會放棄才能得到應該得分的項目。對于高考的題型,教師要作詳細的專項考前指導,向學生點撥聽力、完型填空、閱讀理解等項目的解題技巧和突破方法,使學生智慧答題。另外,師生還要及時了解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比如,江蘇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中明確要求考生用清晰的字跡表達自己的想法,由于字跡不清而造成閱卷困難的作文要降低檔次評分。因此,考生要確保卷面的清晰美觀,避免閱卷老師的審美疲勞。

(三)調整學生心理

1. 優化學生狀態,主動應對考試。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埋怨學生難教,常常是我們方法太少”,這說明教師要多想點子、找出路子完善優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管在課堂教學還是平時的生活中,教師都要體現自己自信、激情、陽光的精神狀態,以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來激發學生的斗志,優化學生的狀態,讓學生充滿自信,從生活學習等多方面關心學生,全方位服務好學生。對學生不能施加過多的壓力,要在學習上給予考生充分的鼓勵,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下度過考前一個月,以最佳狀態去迎接高考,輕裝上陣,確保有良好的臨場發揮。

2. 營造輕松氛圍,進行有效疏導。

高考前夕,師生要共同追求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狀態。教室氛圍的布置要和諧,避免“考試倒計時”或者某些勵志性標語影響考生心理狀態,激起考生驚慌不安的現象發生。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善意傾聽學生疏導學生,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引導調整。要讓考生主動向同學老師傾訴,釋放自己的壓抑情緒。另外,還要保證考生有適度的課外活動,放松心情,優化狀態。

四、結束語

教師要高度重視高考前的復習狀況,從知識技能、答題技巧、心理狀態等方面幫助學生,服務要周到,沖刺要給力,爭取把考生的生理,心理調到最佳狀態,讓考生從容自信地走進高考的考場,當他們面對試卷時,真正做到沉著、鎮定,保持清醒的頭腦,自信樂觀地答好每一道題,從而發揮出應有的甚至是超出意料的水平,實現師生的共同目標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