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文:創新機制 統籌資源全面提升陜西高校科技創新能力
作者:來源:科學技術處
發布時間:2012-12-20 15:54: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2年10月31日,陜西省教育廳在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召開“陜西高校科技創新推進會”,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楊希文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著力創新機制,統籌資源,全面提升陜西高校科技創新能力。
省科技廳總工程師趙懷斌出席會議并介紹了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有關情況。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郭立宏主持會議。陜西省教育廳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全省高校主管科技工作的校(院)長、科研處長共計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楊希文在講話中全面回顧了“十一五”以來在高校科技創新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十一五”以來,陜西大力實施“高校科技創新與服務工程”,高校科技創新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創新體系建設以及成果轉化、產業化推廣有了重大提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在新形勢下,各高校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全面貫徹全國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要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原原本本學習國家《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和陜西省《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區域創新發展體系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高校科技、學科、人才的綜合優勢,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楊希文要求,各高校要創新機制,積極推進校地校企合作。要主動配合開展“書記、市長進高校”活動,提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力爭每一次對接都能取得實質性收獲。同時,各高校要建立“書記、校長帶領專家回訪”制度,每學期至少走訪一次相關政府和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善于利用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及時捕捉企業技術更新與發展需求,提升高校科學研究與企業需求的結合深度。與此同時,要明確抓手,以“2011計劃”構建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納入計劃的高校要從實際出發,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以機制體制改革為重點、以創新能力提升為突破口,有效整合資源,教學研究型大學要積極組建或參與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其他高校要進一步強化校內協同、形成集成優勢,建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扎實進行前期培育,條件成熟的經驗收合格后可進入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培育,將擇優推薦為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楊希文強調,各高校要統籌資源,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效能。要認真整理匯總本校科技資源,定期向社會公布,努力做到信息開放、要素流暢,實現科技資源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圍的集成。要強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促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等共享共用,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要面向社會開放,歡迎企業和研究院所訪問合作,支持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聯合組建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楊希文要求各高校要進一步強化激勵,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創造性。要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建立規范的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完善創新人才薪酬制度,健全與崗位責任、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的激勵機制,使科技人員獲得與其創造性勞動效益相稱的收入,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要凝聚科技人員的智慧和力量,大力推進科教結合、協同創新,為建設教育強省和創新型陜西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郭立宏總結會議并提出了三點意見。他指出:一是要充分認識此次大會的重要意義,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增強主動性和創造性,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要結合高等教育實際,準確把握協同創新的深刻內涵,提升高校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三是要明確目標,準確切入,緊密依托本校辦學特色與學科優勢,轉變觀念、創新機制體制,積極推動教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建設創新型陜西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處負責同志傳達了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和省委副書記孫清云在書記市長進高校進院所活動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理工學院三所院校根據自身特色,分別就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陜西經濟社會文化和區域經濟發展作了交流發言。與會代表現場參觀了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
陜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大會深刻分析了陜西省高校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提升全省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推進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促進“書記、校長進高校、進院所”活動的扎實開展以及全省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具有重要意義。(文/秦天紅;圖/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