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歸 質 樸——對青年教師成長的幾點思考
作者:陜西省銅川市新區裕豐園小學 ■文/傅雅麗
發布時間:2012-12-14 11:33:4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青年教師隊伍是每個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力量,“青藍工程”、“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是學校培養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有效辦法,但在青年教師成長的過程中不免會出現認識高、實踐低,善于學習,但模仿過多,課堂活躍,但華而不實等現象。“回歸質樸”——是青年教師腳踏實地、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 回歸自身
竇桂梅老師的激情教學、王崧舟的詩情語文、李鎮西的真情互動……這些名師都形成了自己顯著的教學特點,而且網絡教學視頻、教學實錄、優秀教案等為青年教師成長學習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青年教師接受新事物快,敢于實踐,善于模仿,所以,有時照搬優秀教案,或者集多種優秀設計拼接,進行自己的教學,起初可能順利完成教學程序、教學任務,但課堂是自己主宰的,自身陶醉,但學生茫然,教學效果會沒有預想的良好。所以,不要讓眼花繚亂的各類優秀課例迷惘了自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每個優秀教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擅長的一面,學習、模仿是一個必要經歷的過程,但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優勢去學習,去揣摩,取多種適合自己的精華于一身,再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的特點,樹立起自己的特色。
二、 回歸課標
課程標準看似簡單,但它是濃縮著多少代教育家、教研家、優秀的一線教師的經驗,在多少次精心地修改下才濃縮成的這樣一個標準,可以說添一個字、刪一個字對于書寫課標的人來說都是慎之又慎。比如今年對課標的修改,將一二年級的原來1000字識字量減少到800字,這簡單的數字變化中卻積累了十年的課改實驗時間和成千上萬的一線教師的呼聲,所以應該要一字一字地去讀、去理解,去在實踐中體驗、感悟,返回來再讀,再實踐。課標是一切教學目標的基礎,必須對整個教學階段的學科課標有明確認識,清楚每個教學段所達目標在整體課標中的作用,更要對自己教學段課標,認真閱讀、細讀、研讀、復讀,按照課程標準要求不遺漏教學標準任務,也不能超標加強學生負擔,造成拔苗助長的現象。
三、 回歸學生
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高漲,很想盡快體現自己的特色、魅力、教學藝術,但是再好的藝術是給學生的,沒有學生,沒有這樣的觀眾,縱是再高雅精湛的藝術,給誰看呢?
我們教師的心中一定都是學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學生樂于接受怎樣的語言、怎樣的提問、怎樣的方法、怎樣的作業等等。一節課上完,關注一下學生的情感、技能變化,而不是嘗試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完成。心中有學生的老師,必定是有愛心、熱心、責任心的,那么他必定是主動工作的,必定是一步步腳踏實地的進步。心中全部裝滿學生的老師,必定成大器。
四、回歸學習
越是重量級的大師,越是質樸,卻越發受人尊重、愛戴。他們身上質樸的氣息卻是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散發而出的。凡是優秀的教師,他們豐厚的文化閱歷都是在工作中不斷自主學習而形成的。青年教師本身就有著自然科學層次較高的學養,只要不停下學習的腳步,繼續豐厚自己,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你會將在學校所學知識更深入地理解。就拿我們經常說的教育學、心理學來說吧,在學校中的學習,可能更多地關注到理論的記憶,考試的過關,但在教學中,再重新學習一遍,你會深刻感受到教材的編寫是多么切合實際,對我們的教學指導具有很大的幫助,并不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理解上的那種學習了。
青年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后備力量、中堅力量,青年教師的健康、快速成長是學校教師隊伍梯隊建設、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的重要因素,因而,從學校領導的嚴格管理、親切關心,從有經驗的優秀教師悉心指導上,再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我相信我們的青年教師能夠建康、穩步成長,只要我們力求能做到在教學中要求降低一點,問題減少一點,環節簡單一點,課件簡明一點,教材簡化一點,底蘊厚重一點,也就是去繁取精,回歸自然,回歸質樸,那你們的教學技藝會日益進步,自身的教學風格會日漸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