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呼喚教育家型校長
作者:寶雞市小學教師培訓中心 ■文/閻 紅
發布時間:2012-12-14 11:33: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我國教育發展的目標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實現教育現代化是一個涉及面寬、內容十分廣泛的系統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就基礎教育而言,在諸多工作中,筆者以為建設一支教育家型的校長隊伍至關重要。
一、時代呼喚教育家型校長
基礎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求中小學校長不能做視校長為官的“官”校長,不能做只圖經濟利益的“錢”校長,不能做沉陷于非教育專業的事務中的“事”校長,也不能做維持現狀、不求創新的“混”校長,應做忠誠教育事業、勇于擔當歷史重任、懂得教育規律、大膽進行教育實踐、辦好學校的教育家型校長。基礎教育經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雙高普九、教育強區建設、危房改造、“5·12”地震災后重建、實施遠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活動,辦學的物質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新目標要求中小學校長靜下心來、扎下根來,做教育家型校長,按照中共寶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優質發展高中教育”的思路,潛心辦好每一所學校。
二、教育家型校長的特質
教育家型校長,顧名思義應該兼具教育家與優秀校長的品質。換言之,他有別于非從事辦學實踐的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論家,如專門教研機構與大學中某些專門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也有別于一般的校長,而是集教育思想家與教育實踐家于一身的特殊校長,在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方面均有顯著的影響力。教育家型校長的特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獻身教育事業,具有極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育家型校長有著深厚的教育情愫,能夠從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出發,思考和開展教育工作。(2)懂得教育規律,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3)勇于進行教育實踐,創建名牌學校。教育家型校長雖然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但又不是專門的教育理論研究者,辦學是其本職工作,也是主要精力投放點,所以,教育家型校長應該辦好自己的學校,在當地乃至更大范圍內起輻射作用,產生積極影響。(4)精通學校管理,敢于和善于進行管理。學校工作頭緒多,涉及方方面面,并與社會有著廣泛的聯系,教育家型校長應是管理精英,健全管理機構、選配好管理人員,建立高效的管理機制,使各項工作井井有條,配合默契。(5)善做師者之師,建設一支德藝雙馨的教師團隊。教師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的基礎,是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的根本保證。教育家型校長不是單槍匹馬闖天下,而是高度重視按照自己的教育思想、辦學目標培養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依靠意志統一、兵精將良、配合默契、形成合力的教師團隊創建名校的。
三、教育家型校長的成長之路
現任中小學校長怎樣才能成為教育家型校長呢?借用戰爭培育將軍的說法,概括的講:就是教育實踐錘煉教育家型校長。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認識的總規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每次循環都使認識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結合魏書生、倪谷音、蔡林森,以及劉可欽、李烈、錢夢龍、劉京海等人從教師到教育家型校長的發展過程,是否可以這樣說,教育實踐——學習與反思——教育實踐——學習與反思,循環往復的螺旋式上升,是教育家型校長的成長之路。這里的“教育實踐”指辦學實踐,包括校長親自進行的教書育人活動。這里的“學習與反思”,既指校長自學教育理論、研究問題,也包括校外域外考察學習,還包括參加國家、省市級校長培訓及攻讀教育碩士、教育博士等學習活動。教育實踐是基礎,學習與反思是升華,是新的教育實踐的先導。具有某一方面特長的校長,比如善于做學生思想工作、班主任工作,或者某一學科的特級教師,在爭做教育家型校長的同時,可以使特長更特,成為某一方面的教育教學專家。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堪稱教育家型校長的榜樣。他既是出色的語文特級教師、優秀班主任工作者,號稱“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教師”,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型校長。
同任何系列的先進人物一樣,教育家型校長也是多層次的,有全國著名的教育家型校長,也有名震一方(在省內、市內、縣(區)內有較大影響)的教育家型校長。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的努力,教育家型校長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