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小策略收獲大成效
作者:江蘇省啟東實驗小學 ■文/王海健
發布時間:2012-12-14 15:06: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復習課是小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在教學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幫助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盤點、整理,加深理解,從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想辦法優化復習策略,激起學生對復習內容的關注和參與復習的欲望,讓學生真正在復習中有所收獲。
一、自主梳理,在整理中建構
例:《三角形的整理和復習》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與三角形有關的知識點。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列出了三角形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間有聯系嗎?你能根據聯系把這些知識整理得既清楚又有條理嗎?
1.自主梳理。獨立構建“知識樹”。
2.合作交流。在小組里交流,并相互補充,完善知識體系。
3.展示知識樹,介紹自己的整理思路。
這是孩子們整理的結構圖:
生1 生2 生3
復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地梳理知識,引導他們建立自己個性化的知識網絡,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整理的意識,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成功的樂趣。
二、錯題淘金,在糾錯中進步
例:《平面圖形的面積復習》教師在學習提綱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
在學習過程中,哪些題目容易出錯?收集此類題目整理。
有一位同學整理了一道題目并作了解答。但他向同伴講解時卻發現錯了,于是邊講解邊進行了改正。教師安排的這一環節,對于學生自身是一次反思和鞏固的過程,對于其他學生則是一次提醒和復習的過程。學生自己講出了在以往學習中的疑惑和困難,容易引起其他學生的共鳴。學生的“錯誤”成了很好的復習資源,教師只需把學生未涉及的一些知識重點或注意點再進行點撥即可。
三、趣字當頭,在樂學中提高
復習課原本就是對已學過的知識的再學習,由于學習內容對學生來說已失去新鮮感,較難再引起學生注意。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提高復習質量的重要條件。如果注重營造一種寬松、有趣、快樂的氛圍,創設適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學生學習時覺得特別輕松、愉快。
【例:《平面的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總復習》】
在練習周長計算時,老師改變了問題的提法,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題目如下:
提問:"三只小兔以同樣的速度同時從A點出發,分別沿著各自的路線繞一圈向B點跑去,猜猜看,誰先到達終點?
在復習課上做習題是平常的事,對學生來說,同樣的習題做多有厭惡的傾向也是正常的情感。畢竟在復習課上將每道習題設計得十分精彩,引人入勝也是不現實的。而這位老師對學生已經練習過的習題,僅僅在問題的要求上作一些改動,但就是這種畫龍點睛式的改動,學生原來枯燥、單一的練習則變得有趣與快樂,正是這種有趣與快樂,促使每個學生潛移默化地進入復習練習的狀態。
四、聯系生活,在應用中拓展
數學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復習時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使學生處處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例:《面積、體積的復習》
老師提出了如下問題:
(1)可口可樂瓶的橫截面是圓形嗎?
(2)底面半徑、直徑、周長、橫截面各是多少?
(3)它側面展開是什么形?
(6)做這樣一個聽裝盒要多少鋁皮? 這瓶可口可樂的體積是多少?
(7)我想設計一個裝12瓶可口可樂的長方體的包裝箱,長、寬、高各是多少?
(8)做這樣一個包裝箱需要多少硬紙板?
以上的一些策略既能幫助學生重溫舊知,激發學生自主回憶、積極聯想的欲望,又能很好地溝通知識間橫向和縱向的聯系,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重要的是,通過復習,學生提升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理解水平,更多的是學習的一種能力、成功的情感體驗以及對未來學習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