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思維的錯誤并不一定都是壞事,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思維錯誤,因勢利導進行糾偏引導,將學生的思維從錯誤的方面轉變到正確的路徑上來,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解題技巧更為深刻。因此,教師要善于充分利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錯誤資源,變廢為寶,將其轉變為促進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工具。

一、錯誤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重要作用

1.借助錯誤資源,有效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也是一種特殊的教學載體,學生立足于自身的思維定勢進行的解題方式往往和實際結果大相徑庭,此時,教師運用學生思維上的錯誤進行啟發引導,將學生引入正確的思維方向,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對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意義重大。例如下面的例題:“工廠需要加工600件產品,甲乙兩個車間單獨生產分別需要20天和30天,兩個車間同時生產,需要多長時間完成任務?”學生進行算式計算,很快得出是12天的結論。筆者話鋒一轉,將“600件產品改為“1200件產品”,問學生答案。許多學生不假思索地說出了“24天”的結論。筆者笑而不語,要求學生按照步驟計算。學生經過計算,仍然得出來“12天”的結論。這是為什么呢?筆者有意識地為學生的思維設下了一個陷阱,以學生的錯誤解題思維將學生的探究欲望激發出來,創設了急于探究發現問題的良好氛圍。

2.立足錯誤資源,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內容需要學生創新思維,以發散性思維多角度分析考慮問題。沿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一不小心就步入了錯誤的范圍,將教學中的錯誤資源利用起來,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結合錯誤資源,有效提高學生積極情感。在數學教學中,所有學生的回答并不可能完全正確,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兼顧到學生的心理與情感特點,尤其是中高年級的學生,自尊心更強,一旦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會覺得較為害羞,此時教師如果再加以批評或者諷刺,勢必會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傷害,會讓學生降低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出現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氛圍營造方面,要結合學生出現的錯誤,予以悄然扭轉,首先要肯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這樣的優點,鼓勵學生不要懼怕出現錯誤,只有積極思考、用于創新,才能夠實現學習目標。在學生學習探究過程中遇到錯誤或者障礙的時候,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能夠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情感。

二、準確把握小學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使用原則

將錯誤資源的作用充分運用起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并不是隨意使用就能夠達到效果的。教師應當對教學中出現的錯誤資源進行充分研究,因勢利導,科學使用,把握使用的最佳環節,提高教學成效。

1.科學分析學生思維特點,創造錯誤資源推進教學活動。錯誤資源能夠發揮反面案例作用,對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意義重要。針對教學實際需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思維陷阱,讓學生進入思維誤區,然后通過反面推導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這些錯誤思維方式進行回顧與反思,從錯誤向正確前進。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基本能夠掌控整個教學過程,順利“制造”出錯誤資源。

2.借助學生隨機出現錯誤,將錯就錯開展思維引導啟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錯誤資源,教學機智非常重要,教師要能夠及時抓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思維錯誤,隨機調整教學思路,將這樣的錯誤資源設置為教學的載體,引導學生針對這一題以及學生的錯誤思維方式進行分析研究,也可以將其作為小組探究的增加內容,教師進行啟發引導。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加形象直觀地引導學生分析錯誤,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與解題路徑。

3.正確看待評價思維錯誤,改善提升學生積極學習情感。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出現錯誤并不可怕,換一種角度分析,這也是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究的“副產品”,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出現了錯誤就輕易否定學生,要對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予以肯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出現的錯誤進行深度分析研究,逐層深入地尋求正確的解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訓練,對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發展具有促進意義。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教師要善于發掘和靈活運用,變廢為寶,因勢利導,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