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養高中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研究
作者:陜西省靖邊三中 ■文/馮麥玲
發布時間:2012-12-14 15:23: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學會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要適應社會、適應時代,就必須不斷學習,讓學生會學是教師必須擔負的責任。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同樣必須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的英語素質教育就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教育,本人通過近幾年的新課程教學實踐,總結辦法如下:
聽說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師的課堂用語,創設濃厚的課堂聽說氛圍。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聽說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英語課堂上教師一定要盡量使用英語,使學生進入課堂,就有英語語言聽說意識。課前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英語歌曲,以加強學生的英語課堂氛圍。此外,教師要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側重活動的設計,尤其以對話活動和討論活動為主。活動形式可以通過group- work,pair-work來呈現。如:《Journey dowm the Mekong》中的“沿河旅游所需的準備”、“王薇性格的優缺點”等話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group- work)或同桌間討論(pair-work)。
另外,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聽說任務。如學習完一節閱讀課后,要求學生進行課文復述,可以給自己復述,也可以給小組成員復述。還可以要求學生聽文章復述內容,可以是大意,還可以是信息填空。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積累聽說素材,進行聽說素材剪輯、編排和篩選。運用強大的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給學生創造常新的聽說課堂效應。
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課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所重視的部分,而且從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閱讀課也是我們大多數英語教師英語教師教學中唯一感覺比較成熟的課型。課堂上,教師都能從訓練學生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持久的英語學習興趣出發,設計課堂閱讀和任務。通常教師都會有這樣的幾個教學活動和環節:skimming、scanning、careful-reading等環節,并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以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幾種閱讀技巧和能力。長期如此進行,學生上英語閱讀課時,就能知道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步驟和任務,從而也能促進學生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這里,我要重點提一下導學稿在閱讀教學中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作用。新課程要求我們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重視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習慣。一份好的閱讀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依據、是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基礎、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效。長期使用導學稿,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習主觀能動性,能夠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相一致。幫助學校對學生進行學習的養成教育,解決學生“不會學”的問題,最終使學生達到“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轉變。
寫作能力的培養:高一階段,我校上學期制訂了非常詳細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培養學生五種基本句型的訓練。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們共同發現這個過于具體的教學任務的弊端:忽視了學生整體思維的能力和篇章意識。學生也普遍反映這種訓練過于單一和乏味,他們訓練寫的興趣不濃。長期的簡單句型寫作,使學生對篇章的構建能力減弱,遇到寫作有畏懼心理,沒有清晰的寫作思路和基本的語言組織能力。對此,我們進行了總結,一是修改了訓練策略,邊進行句式訓練邊進行篇章訓練,發現學生的寫作有了起色,寫的積極性也增強了。二是教師精心設計寫作課的操作步驟,這就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最后,筆者只想提醒廣大的一線英語教師,無論我們的英語教學理論水平多高,教學理念多新,都要從自己的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重視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運用適合自己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英語素質有明顯的改觀,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