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 快樂作文
作者:江蘇省徐州市少華街小學 ■文/張 紅
發布時間:2012-12-11 11:38: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睘榱诉_到這一目標,我們教師必須努力積極開發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加強作文與現實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系,使作文教學成為源遠流長的活水,引導學生在自然、社會、生活的大課堂中觀察、調查、思考、獲取信息。以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使學生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激起強烈的自主習作的興趣,去自由表達真切的收獲和發現,在寫作中開發學生探究、創造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實踐、自主作文的能力,使學生成為習作的“小主人”。
一、開發校園生活,豐厚學生體驗
學校處處皆是學生寫話、習作的資源,尤其是各學科的教學每天都陪伴學生在校學習的始終。有音樂課上的歡樂、美術課上的欣賞、體育課上的鍛煉、科學課上的探究、數學課上的思維訓練、信息課上的網絡暢游等等,為學生習作提供了鮮活的素材,所以學生們寫出了《探究樹葉的秘密》、《有趣的藏書票》、《我是小小博客迷》、《水中的火山》、《開心的體育課》等真實生動的習作來。
二、利用家庭生活,強化生活體驗
家庭是學生生活的另一重要天地,家庭生活中不乏精彩的瞬間、脈脈的溫情……學生的許多生活感悟是來自于家庭的。如: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全家的娛樂活動、今天我當家、養花養草養小動物、我當社區美容師等,我們都曾引導學生進行認真地體會并寫成文章。如:感恩節那天,讓學生回家用語言或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有的孩子為父母送上愛心卡、有的給媽媽端上一杯熱茶、有的為父母做營養美味的早餐……那飄著熱氣的紫菜湯,那蓄滿愛意的熱茶,那感動人心的擁抱,充盈著濃郁、真摯的生活激情,學生自然能夠寫出真情流露、打動人心的習作。
三、拓展社會生活,增加實踐經歷
只有實踐,才會真實。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開展小記者植樹活動,小記者和我市曹新平書記一起去呂梁山植樹,孩子們寫出了《小手拉大手,一起去植樹》等習作發表在《彭城晚報》成長周刊上。學校組織學生參觀訪問,進行賣報體驗,參加公益活動、去麥當勞觀察做漢堡,開展啄木鳥在行動、紅領巾尋訪江蘇精神等活動,學生們寫出了《我和漢堡制作零距離》、《有趣的賣報體驗》、《我的采訪經歷》等鮮活生動的習作,我們讓學生在社會活動中認識生活的豐富多彩,積累人際交往經驗,也認識社會的紛繁復雜,學會做有心人,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從而寫出生活氣息濃厚的佳作來。
四、親近自然生活,進行習作訓練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得好:“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大自然是美麗多姿的,對孩子有無窮的吸引力,春暖花開之際,帶學生們去彭園春游,孩子們在暖洋洋的春風吹拂下,賞梨花,觀杏花,吟詩作畫,玩得不亦樂乎;在碩果飄香的金秋,帶領學生去農村摘紫薯、采花生,感受田園采摘的勞動樂趣。假日里,參觀家鄉名勝古跡、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學生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用心感觸,獲得鮮活的素材,寫出生動有趣的文章來?!队腥さ奶飯@采摘活動》、《太行山大峽谷之旅》、《迷人的彭祖公園》等一篇篇充滿真情的作品發表在《廣播電視新周刊》上。
五、進行專題練筆,提高習作能力
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體系,努力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生活資源,豐富作文內容,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進行了作文系列專題練筆,這也是對教材中習作訓練的補充與延伸。我們分為低、中、高年級三個學段來進行。低年級主要進行快樂寫話、創意寫話訓練;中年級主要進行勞動篇、游戲篇、卡通篇、家鄉篇、狀物篇、環保篇、實踐篇的訓練;高年級主要進行親情篇、詩文篇、自然篇、論文篇、游記篇等訓練,我們充分利用各種生活資源,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作文練筆,使得學生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習作能力和主動性,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睕]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內容豐富的作文。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才能放飛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領,才能反映生活的五彩繽紛,從而快樂地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佳作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