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
作者: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漢中 王國曾
發布時間:2012-12-11 09:49: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文章論述的是大學生心理困惑問題,通過分析心理情況和原因,提出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 問題原因 對策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后,由于學習生活的新變化,給了這些正在人生理想探索階段的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同時這些大學生心理健康面臨著重要的考驗,存在不容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就大學生心理困惑問題作以簡要分析,提出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幾點對策。
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原因
問題之一: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
一些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不喜歡,缺乏學習興趣,因而情緒低落、煩躁的現象并不罕見。這種失落感和缺乏信心的態度,個別學生還想放棄現在的學習,使一部分學生對大學期間的學習產生了厭煩和抵觸心理,成為影響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壓力。
問題之二:一時無法適應大學生活
已經養成嬌生慣養的一些學生,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進入大學后當他們面臨學業、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時,一些人就會顯得無所適從,進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問題之三: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交往
大學校園里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學子,性格、背景、習慣各有不同,交往上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使關系緊張,從而導致心理壓力,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同學更是如此。這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問題之四:難以解決自己的情感問題
大學生已具備了生物學所談到的求偶行為的各項條件。特別對于一些背井離鄉的學生來說,精神上的空虛和寂寞,形成了潛意識中對異性的強烈渴求。可由于缺乏經驗和處理戀愛問題的能力,常為感情糾葛而頭痛,于是焦慮、緊張、偏執、憤怒就成為了戀愛的伴生品。
問題之五:對就業和前途的憂慮
面對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已經畢業學生的就業困境,再加上學生畢業后的職業選擇問題,都需綜合考慮。而在這個過 程中,也經常會產生抑郁、焦慮等各種心理困擾。
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已成為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制約了培養目標的實現。為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是保持大學生身心健康、社會和諧、家庭穩定的重要方面,是保證他們成熟的心智和合理價值觀念取向,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具有深遠意義。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提高大學生專業學習興趣
個別大學生對其專業不感興趣,實際上是對自己角色的領悟與社會對角色的期望之間有差距的反映。采取一些心理治療方法,或許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①強化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心理學認為,人的性格中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就是心目中總渴望或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在他的行動中就必然顯示出向這方面努力的傾向性,作為一名大學生,只要堅持這種想法,并在心理上時常提醒自己,堅信自己能成為這方面的人才,隨著專業的社會作用和性質的逐漸“內化”,就會使之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②樹立正確的學習專業的思想動機和明確學習目的。學生應從學習中感受到努力后的心理滿足和愉悅。如果能以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或解決某一問題時的滿足作為動力,去從事專業學習的話,就會對所學的專業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得到喜悅,并在滿足中不斷地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這樣下去,就會自然而然地對所學專業產生想象不到的興趣。
③擴大學習活動的范圍。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把專業學習活動與其他文獻資料的閱讀結合起來;把課堂活動與課余活動結合起來;把接觸本專業師生與接觸其他專業師生結合起來。特別是當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擴大活動范圍,有助于消除心理壓力,鼓起專業學習的勇氣。
2.教育學生學會適應大學生活
剛踏入大學門的學生,都會有不適應現象,尤其是原來把學習看作是生活的唯一,而現在認為學習突然變得不那么重要了的學生,學習生活的重心沒了,才會覺得適應不了,其實,大學生不必要有什么心理負擔,這種適應的過程也是學生成長的過程,大學的生活比起社會上還是要單純得多,沒必要產生心理恐懼,如果大學生能換一個角度思考現在的生活,比如,大學提供了很多興趣選修課,終于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去干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這是多么好的時光,不妨多聽聽。大學生可以培養自己一些新的興趣和愛好,只要不整天無所事事,把生活過得充實起來,我想大家這種不適應感就會慢慢消退的。
3.用人際交往理論和方法處理人際關系
在高校校園里普遍存在著人際關系處理困難的現象。以宿舍人際關系為例,一個宿舍幾個人,由于成長環境的不同、性格的差異,天天在一起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如人容易著急和煩躁,這時人處理問題容易沖動,會出現埋怨、指責、煩惱多憂。這樣矛盾有可能開始激化或者就此埋下了怨氣的種子,負性情緒開始在宿舍里傳播。面對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時,我 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來調試自己的心情:
①調整心態,珍惜同學之間的友情。
②共同商量,制訂必要的制度。
③設身處地,寬以待人。要學會站在多角度看待問題,其中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尤其可以使沖突得到解決。
④拋棄“理想化”狀態。大學生常常表現出了一種“理想化”的心理傾向,即將人際關系想象得過于美好,對別人期望過高。
4.解決當代大學生男女情感問題
①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②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壓力,加強自我心理調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從而不至于在巨大的生活壓力面前表現出迷茫,失望,幻想。
③積極引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人際關系的空間和環境,使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之間構建起情感交流的紐帶,以擺脫情感上的孤獨。
④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及時疏導大學生情感問題。
5.積極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就業
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自覺樹立自主創業的思想觀念,主動到基層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