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合唱藝術中決定音準的重要因素
作者:寶雞文理學院音樂系 陜西寶雞 郇軍德
發布時間:2012-12-03 15:39: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合唱是集體的聲樂藝術,是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音樂形式。它以統一諧和的聲音,抒發一致的情感,表達共同的意識。合唱藝術在人民日益豐富的音樂文化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的發展,音樂藝術也隨之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尤其是合唱這種高雅的藝術形式,不僅在高校中,而且在人民日常的娛樂文化生活中,也在得到不斷地普及和發展。合唱藝術中音準的問題一直是阻礙合唱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和分析合唱藝術中決定音準的重要因素勢在必行。
[關鍵詞] 合唱藝術 音準 重要因素
引 言
著名合唱指揮家楊鴻年先生指出:“對合唱整體在技術手段上的一致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音準、準確的節奏及理想的音色變化。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音準要求。沒有良好的音準,其他一切都談不上。”
合唱藝術在人民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大小小的合唱比賽,舉不勝舉。但音準的問題仍然是合唱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音準一直是評委評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標準。要提高合唱藝術的水平,必須提高對其音準的要求。那么,要提高合唱的音準必須先要了解決定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文章將從合唱團成員自身的音樂素養和合唱指揮自身素養的因素進行分析。
合唱團成員的自身素養
1.合唱團成員在歌唱中位置的要求
合唱是聲樂的藝術,團員聲樂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合唱藝術的質量。沒有良好的聲樂基礎,合唱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歌唱位置是影響音準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體現在:團員的高位置演唱,是確保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位置不統一或是過低,就難以保證和諧統一的音準要求。
2.合唱團成員對歌唱力度的控制
力度在某種程度上是決定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在排練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演唱時力度過強會致使各聲部之間相互干擾,尤其男低音常常找不到音高,造成合唱音準的嚴重偏差、聲部的不諧和。力度的漸強也常常影響音準,由于隊員在力度漸強的過程中情緒高漲,很容易就忘記了對音準的控制,常常會出現音準偏高的現象。如在排練《長相思》過程中,力度的漸強是作品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也是比較難處理的地方!
3.合唱團成員對節奏的把握
在合唱排練過程中,復雜的節奏也是影響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排練作品《在森林的那一邊》中常常出現節奏的混亂,造成各聲部之間和聲的混亂和不諧和,音準偏差十分明顯。這是由于隊員在顧及復雜節奏的過程中,很難把握音準的要求,顧此失彼。所以團員良好的節奏感和熟練的節奏練習是影響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之一。
4.合唱團成員對速度的控制
在合唱的排練過程中,速度的穩定一直是個難題。團員在排練過程中,常常把一些速度比較快的地方演唱得越來越快,以至于沒有充分的時間去顧及音準問題。如在排練歌曲《花兒隨想》的過程中,速度的過快導致音準的偏差,一直是排練這首作品的難題。在排練過程中,總是把速度放到原速的一半進行排練,直到團員充分掌握音準時再按原速排練。
5.合唱團成員的音域
由于團員自身駕馭音域的能力有限,在面對音區較高的旋律時,通常會出現高音偏低的情況;在面對較低音區時,通常會出現個別團員低音下不去的情況,演唱時達不到音準的要求。所以團員對音域的駕馭,也常常制約著完美的音準。例如在處理歌曲《獵人合唱》時出現的連續高音,筆者和團員們對高音旋律的駕馭能力還不夠成熟,沒有寬廣的音域,難以把握好音準,力不從心。
6.轉調
作品的轉調,在豐富了作品色彩的同時,也增加了相應的難度,影響合唱音準。在演唱這些部分時,常會出現找不到音域或跑音的情況,如在排練《花兒隨想》時,由于此歌曲是無伴奏合唱,作品在轉調時,這相對于有伴奏合唱增加了難度,團員必須有良好的音準概念,必須熟悉作品的轉調部分,達到熟能生巧,轉調自如。這樣就確保了音準在轉調過程中完美進行。可見,轉調也是影響音準的因素。
7.合唱團成員的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的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困擾聲樂學習的重要因素,當然也是合唱學習的重要因素。作品中的歌詞有開口音和閉口音之分,閉口音的歌詞在高音區出現時,就很容易出現位置不夠,音高偏低的現象。如在演唱作品《彩云追月》當中“日”字,男高音聲部很容易出現音高偏低的現象。
指揮的自身音樂素養
曾經有人說過:“一個一流的樂團,可以沒有一流的團員,但一定要有一位一流的指揮。”可見指揮在合唱團中的重要位置,合唱指揮是整個合唱的把關者和指引者。力度的強弱 、節奏的統一、速度的快慢等等,沒有指揮精準的把握和特殊的處理,合唱藝術的音準就難以保證,作品的表現力必然會大打折扣。所以指揮的自身音樂素養也是影響合唱的重要因素之一。
1.指揮敏銳的聽力
在排練過程中,指揮是唯一的一個能夠正確把握整體音準的人,是整體藝術效果的把關者,如果指揮沒有敏銳的聽力,合唱音準的問題將難以解決。例如在演唱作品《長相思》當中的最后一段,因為合唱成員對于整體音準難以把握,所以總是出現和聲不諧和的現象。正是因為指揮有著敏銳的聽力,才克服了這個小結和聲的不和諧。這就充分說明了指揮敏銳的聽力對于音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影響音準的重要因素之一。
2.指揮的排練方法
(1)分聲部練習。由于某些合唱團正處于初級階段,大多團員音樂素養不高,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各自聲部的旋律音準。如果指揮不太注重分聲部的基礎練習,那么音準問題可能會一直貫穿于作品的始終。例如排練作品《長相思》中,男高音第二聲部由于起初沒有掌握該旋律的音準,而直接進行整體排練,該聲部從排練到演出一直存在著音準問題,從而使合唱整體音準受到影響。
(2)肢體語言練習。在觀摩tiankong合唱團和金鐘合唱團演唱時發現,其良好、合理的肢體語言,對合唱藝術表演無疑是錦上添花。但是,訓練不足或是不合理的肢體語言,也常常會影響合唱音準,對合唱藝術表演無疑是畫蛇添足。青年指揮家劉梅老師在談到合唱團訓練時說,合唱團成員流下的汗水可以用水桶來衡量。也就是說,優美的肢體語言是刻苦的訓練和不懈的努力換來的,這也是肢體語言不影響合唱音準的重要保證。
在作品《下四川》的排練過程中發現,整個合唱在沒有加肢體語言前,音準沒有任何偏差。但肢體語言加了之后,不僅音準沒有把握,而且好多隊員把精力集中在肢體語言上,顧不上歌唱了。經過老師細心地琢磨,對一些不合理的肢體語言進行刪減,然后加強其訓練。最終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所以肢體語言也是影響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
(3)不同風格作品的排練。著名的指揮家馬革順教授曾說“音準的高度在藝術表現中并不是絕對的”、“有了藝術內容才能決定音高、音準”。指揮在排練一些民歌改編的作品時為了表現民歌地域性色彩,在歌曲演唱時,適當的脫離曲譜的個別音高,可以更好地表現其民歌特有的風格,如在演唱《花兒隨想》時,為了體現當地民歌特色,改變了其中高音“5”的音高,這樣就會更好地表現其寧夏花兒特有的民歌風格。所以在不同風格曲目,也是影響和把握音準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 結
綜上所述,影響合唱藝術音準的重要因素繁多,為了保證合唱的音準和更強的表現力,為了合唱藝術的普及和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話題。由于筆者學習和實踐的經驗有限,請專家批評指正,筆者堅信在自身不斷地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對于決定合唱藝術音準的重要因素會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合理、科學的認識。希望能為合唱藝術的發展,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馬革順.合唱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8,5.
[2]楊鴻年.合唱訓練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3.
[3]韓勛國.聲樂藝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4]高奉仁.合唱指揮與排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