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聆聽教育家魏書生思想報告會之感悟
作者:陜西銅川礦務局小學 趙養田
發布時間:2012-11-19 10:32:5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為在教育系統奮戰近40年的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學校的校長,早就知道我國基礎教育界“南錢北魏”。“南錢”是指上海語文藝術研究會會長,語文特級教師的錢夢龍。“北魏”就是遼寧盤錦的魏書生。也曾有幸聆聽過錢夢龍大師的講課和報告,受益匪淺。只是一直未能親耳聆聽魏書生老師的報告,深感遺憾。這次接到在延安舉行“全國教育家魏書生教育思想報告會”的通知,我是既深感榮幸又興奮,安排好忙碌的工作,抱著學習的心態趕往延安聽報告。
初見魏書生老師就令我一驚:沒有想到他穿著那么樸素,神態那么平和,沒有一點所謂的“名人”架子。在近一天的講座中,已年過六旬的他一直站著。講座中,我看不出一個教育專家的權威,他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伴著東北“二人轉”幽默的臺詞和整齊的節拍,講解了自己獨特的教育觀念和方法。魏老師舉手投足間無不傳遞著他的人格魅力,聆聽他的報告,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享受一次精神盛宴,讓人不由產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當我聆聽魏書生老師講他的人生經歷時,深感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出身農村,上過山下過鄉,在農場當過知青,在“文化大革命”時受到沖擊挨過批斗,后在電機廠任政工干事,1978年28歲的魏書生才到盤錦市盤山縣三中做語文教師。1986年魏書生被任命為盤錦實驗中學校長,1997年任盤錦市教育局局長。他的一生雖然有困難挫折相伴,但他卻這樣總結:我感謝我遇到的困難挫折,是它磨煉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承受力,養成了寬闊的胸懷,看到了社會的世態炎涼。魏老師特別強調對待任何事情都保持“松、靜、勻、樂”。松:身體放松;靜:心靈安靜;勻:呼吸勻暢;樂:情緒快樂。他特別告誡我們要記住這四字秘訣,要在紛亂復雜的社會里,在緊張激烈的人際關系中堅守住心靈的寧靜,堅守住快樂的心靈之道。他認為快樂可以外取,也可以內求。只有時時做到以靜制動,快樂才可能隨你而來!因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開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陰影,必定是陽光。他告訴我們 “人生中的打擊、磨難,我們盡量跳過去、躲開它,如果跳不過,躲不開,就想:通過這個倒霉事,我能從中占點什么便宜。總之,不要埋怨誰,只是想著,我就這樣好好活著,我們活在哪段,就要看到哪段的明亮處,而不是陰暗處。這樣你一輩子都活在好時光里。”從他的話中,我深深地領悟到能否擁有一份好的心情,決定權在自己,要隨時給自己創造條件,給自己快樂。“人生中不是沒有快樂的事,而是缺少感受快樂的心。不要怕吃虧,要把工作當享受,要把助人當享受,盡責當享受,一輩子你能天天生活在享受之中。要努力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提高自己笑對人生的能力。”
魏老師說遇到挫折,別埋怨,別抱怨,別折騰,要不就會承受雙重痛苦。樸實無華的話語一下子讓我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根本,太多的埋怨,快樂就會流失,幸福感就會缺失。積極地改變自己,積極地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我對魏老師的話深有同感,我也出身在農民家庭,小時候吃過苦受過累,但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改變自己的環境和命運。面對沒有白饃的午飯,面對睡覺的麥草鋪,面對在煤油燈下學習的環境,我依然以快樂的心態對待生活。我快樂地練武術,快樂地打球,快樂地自學民族器樂,豐富自己的生活。有了這種快樂生活的心態,使我無論做什么都不怕,都要把它做到最好。才有了自己后來的一步步改變。魏書生說“最大的罪過,莫過于自暴自棄”。“吃苦是人類的第一財富。”是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若是我當時稍有些自暴自棄,哪有現在的“中學高級教師”、“一校之長”、“銅川市二胡學會副會長”、“王益區文聯理事”。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
魏老師告訴我們,教育不管怎么變,我們只有守住我們的根本,守住老祖宗留的經驗,棄其糟粕,取其精華,那么我們的教育方向才不會出錯。他認為現在的教育理論層出不窮,花樣天天翻新,翻來翻去最后都翻到老祖宗那里去了,一些所謂的最新理論全可以在老祖宗那里找到。比如,我們講“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教育肯定是為了所有學生,老祖宗早就講過“有教無類”;現在有些人提倡分層次教學或者異步教學,老祖宗早就說過要“因材施教”;現在講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輕松學習,還有人提出要搞“愉悅式教學”,其實老祖宗早就說過要“寓教于樂”;現在新課程改革,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老師一起在課堂上成長,老祖宗早就說過“教學相長”……就怎樣學習而言,他提出了16字箴言,“學以致用、學而實習、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因此,魏書生認為,面對新課改,我們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創新,更要注重雙基,加強實踐。要立足三個“守住”。守住傳統的常識,學習孔孟思想里的精華,守住中國的經驗。他肯定了現有的中國教育制度,是有問題,但是總體是相當了不起。守住自己的長處,每所學校有自己的文化積淀,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優點。守住長處,這是實行新課程的條件與基礎,是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教師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自己的長處,他要求每位老師先找出自己的20條長處。作為一個教師,必須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加以利用,他對工作的態度就不會產生倦怠,每天站在這個小小的舞臺上就會有激情。一個新教師,每天要學會如何正思,而不是反思,在自己的教案中寫出自己每一節課的優點,每一節課自己感到發揮的最好的地方;那么每天坐下總結的時候,心情也就不同了。心境影響工作質量,如此一來,整個校園里都充滿了一張張快樂的、輕松的、愉悅的臉。如果用這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那么每一個孩子在你眼中就變成天使了。如此心境自然也就不同了。每位老師、每所學校都要咬定自己的“青山”,發揮自己的長處,否則“東西南北風”吹的自己就迷失了。
第三,魏書生老師還談到了他民主科學管理班級的方法。首先是樹立的服務的觀念;第二是和學生建立互助關系;第三是發展每個人的人性和個性;第四是決策過程多商量。在他的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可做,每人管一件事,大家都是實干家,每個學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教師教會學生做事,不心事必躬親,學生能做的不用班干部,班干部能做的不用班長,班長能做的不用班主任,會管理的不必事事為之。這種理念真令人震撼,又令人信服。還談到了堅持做“七個一”,要求每天都做,必須堅持做到:每天一分鐘家務,每天寫一篇日記(有話多寫,無話少寫),每天唱軍歌,每天踏步一分鐘,每天一分鐘集中注意力,每日讀經典一分鐘,每天演講一分鐘。他的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都使我們如醍醐灌頂,受益頗多。
教師們,我的同行們。借用魏書生先生的一句話“我們不仰視別人,也絕不俯視自己”。守住自己的平凡,守住自己的平凡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造就自己。學會用壓力來挖掘自己的潛力。有壓力才有動力,讓自己在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上演繹出自己的風采。我衷心地希望大家用自己的長處點亮自己的人生。既然我們選擇了平凡的事業,那么就認真地用心將這個平凡的事業做得更好。用心將這份平凡守得更精彩。愿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像魏老師一樣 “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平常的工作,平淡的生活中,感受真快樂,體驗真自在。
